[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94284.7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9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酆赵龙;贾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08 | 分类号: | H01G9/008;H01G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5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电解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具体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广泛地应用在各种电器产品和电子产品中,是电子产品中必不可少的元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铝电解电容器的发展趋势是高容量、低ESR、小体积等,而在高端技术行业,对铝电解电容器又提出了超低等效串联电阻、高散热性、耐高纹波电流以及超长寿命的要求。
铝电解电容器在长期施加纹波电流或施加强电流时,电容器中的电容器元件产生大量的热量,当铝电解电容器的尺寸增加时,电容器元件的发热量则进一步增加。由于电容器元件的发热,使得其温度过度升高,引起了铝电解电容器的电特性降低,如损耗增加、电容量降低,从而缩短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电容器元件发热量过多,提出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散热性能好,可耐高纹波电流,使用寿命长的铝电解电容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外壳和电容器元件,其中,电容器元件设置在外壳中;电容器元件包括一对引条、阳极箔、阴极箔和隔离纸;隔离纸设置在阳极箔和阴极箔之间,阴极箔露出隔离纸2毫米;外壳内侧和内底部设置有凸条与电容器元件接触相连,且边缘表面覆盖有绝缘套胶。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铝电解电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与凸条由铝或铝合金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铝电解电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凸条宽度和厚度均为2毫米,且外壳内侧凸条的高度高于电容器元件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铝电解电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阴极箔分别与外壳底部及外壳底部凸条接触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的铝电解电容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绝缘套胶为PVC热收缩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铝电解电容器,外壳的铝凸条与电容器元件接触相连,改变了电容器元件的散热方式,使电容器元件向外壳由对流传热改变为热传导传热;同时根据圆柱体传热理论,带有凸条的圆柱体热传导效果更好,从而大大加快了电容器元件的传热速度,另外,阴极箔露出隔离纸2毫米,与外壳底部及其凸条密切接触相连,由原来的隔离纸直接接触铝壳传热变为阴极箔直接接触铝壳传热,加快了电容器元件的传热速度。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提升了电容器元件的传热速度,改善了铝电解电容器的散热性能,降低了使用时电容器内部的温度,从而提高产品耐高纹波电流的能力,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铝电解电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铝电解电容器电容器元件局部展开图。
图3为本发明的铝电解电容器外壳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铝电解电容器外壳剖视图。
其中,1为外壳,11为内侧铝凸条,12为内底部铝凸条,2为电容器原件,21为引条,22为阳极箔,23为阴极箔,24为隔离物,3为电绝缘树脂层,4为电接线端,5为热收缩性绝缘套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所述铝电解电容器,包括外壳1和电容器元件2,电容器元件2设置在外壳1中;密封外壳1的上部开口部分的电绝缘树脂层3,穿过树脂层3的一对电接线端4分别和电容器元件的一对引条21相连接;电容器元件2与外壳1的内侧铝凸条11和底部铝凸条12接触连接,内侧铝凸条11的高度高于电容器元件2的高度;外壳1边缘表面覆盖有热收缩性绝缘套胶5。
如图1-2所示,电容器元件2包含在外壳1内;电容器元件为圆柱体结构,包括一对引条21、阳极箔22、阴极箔23和隔离物24,一对引条21分别与阳极箔22、阴极箔23通过刺铆连接,隔离物24放置在阳极箔22和阴极箔23之间形成层状物,阴极箔23露出隔离物232毫米,进而卷绕成圆柱体结构的电容器元件2。
如图3-4所示,外壳1设置有内侧铝凸条11和内底部铝凸条12,所有铝凸条的宽度和厚度均为2毫米,底部铝凸条之间的夹角为45°。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所保护的不限于以上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此发明创造构思的基础上,做出的若干变形和改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4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HCP续约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缆用丁腈护套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