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太阳能LED校园路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93686.5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7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园;陈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太阳能 led 校园 路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太阳能LED校园路灯系统。
背景技术
在校园道路中,路灯主要在夜晚为行人提供照明,是校园路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而校园建筑、山坡等的景观照明主要提供装饰作用,区别于一般公路,校园道路有其特殊性,因为相对于其他时段,晚上学生上下课时间人流量才增多,而且在深夜几乎没有行人,但是现在的路灯都是“通宵达旦”。所以,有必要对校园干道的路灯在照明控制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做到“按需而控”。
目前,半导体照明灯具有环保无污染、耗电少、光效高、寿命长等特点,近年,随着白光LED的快速发展,光效不断提高,价格持续下跌,利用白光作为路灯光源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道路照明节能改造的最佳选择。LED校园路灯是典型的绿色照明光源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路灯的供电方面,当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很多国家都正在开发新的能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由于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用之不尽,是一种理想的能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掀起了开发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热潮。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太阳能供电系统在路灯上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校园路灯上也可以采用太阳能供电,进一步做到安全、节能、环保、经济,同时也使校园道路美观好看,富有时代感和高科技感。作为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太阳能路灯已开始在很多地方推广应用。太阳能路灯具备很多优点:安装、维护方便,不需和电网相连接,所以不需要挖坑埋电缆或架设电缆。安装的地点灵活方便。太阳能路灯只需太阳能作为能源,不污染环境。
现有的LED校园路灯技术代替传统的高压钠灯,卤化物灯,荧光灯以及钨丝灯等,用LED作为新的照明光源,采用电网进行供电,比起传统光源省电多了,而且保持正常工作时亮度不变。现有的LED校园路灯在智能方面上没有做到按需而控,工作时间比较长,几乎是通宵达旦的,耗电量大,而且还需要人工控制开关,劳动强度很大,繁琐,由于工作人员开启或关闭路灯不及时,造成不方便路人与浪费用电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具有智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涉及一种智能型太阳能型太阳能LED校园路灯系统,既保证了学校道路的合理照度,保证师生行路安全,又尽量节约电能,提倡绿色照明环境,对于校园照明节能系统的建设适应了时下节能建设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有着广阔的科研与经济前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型太阳能LED校园路灯系统,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接收太阳光,实现太阳能转换;
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实现电能的控制;
铅酸蓄电池模块,用于存储电能;
LED照明控制模块,用于基于LED驱动、人体感应、光强检测实现LED灯的控制;
光强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光强度;
人体感应模块,用于感应LED周边人员数量。
所述系统还包括:
时钟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时间;
按键模块,用于为用户提供按键操作。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对校园道路路灯照明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管理和控制。在黑夜自动开启路灯,针对不同的时段实现不同亮度的照明,在深夜可以自动感应人体开灯和关灯,并实时显示系统的时间、电池电压、路灯电流等。并采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供电,专门的充电电路对铅酸进行智能充电。此发明既保证了学校道路的合理照度,保证师生行路安全,又尽量节约电能,提倡绿色照明环境,对于校园照明节能系统的建设适应了时下节能建设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有着广阔的科研与经济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型太阳能LED校园路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蓄电池充电控制硬件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LED路灯的智能控制设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未经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3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