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拖曳绞车用缆绳恒张力液压控制回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92223.7 | 申请日: | 2013-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敬华;刘健;蒋梅玲;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海联舰船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50 | 分类号: | B66D1/5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郭晟杰 |
| 地址: | 21419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拖曳 绞车 缆绳 张力 液压 控制 回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装置。具体说,是用来控制拖曳绞车与被拖船舶间缆绳的张紧力的液压控制回路。
背景技术
在船舶制造和应用领域都知道,在大型船舶上都配备有拖曳绞车,以便对一些特殊船舶进行拖航。虽然利用拖曳绞车可以实现船舶的拖航,但这种拖曳绞车上无缆绳张力控制装置,无法控制缆绳的张紧度。由于无缆绳张力控制装置,当出现海况变化,导致船舶急速运动时,缆绳上将产生张紧力,该张紧力会导致缆绳断裂,使船舶受损,甚至将船舶脱下海底,造成灾难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拖曳绞车用缆绳恒张力液压控制回路。采用这种拖曳绞车用缆绳恒张力液压控制回路,可避免缆绳断裂、船舶受损和将船舶脱下海底、造成灾难性损失的情况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拖曳绞车用缆绳恒张力液压控制回路特点是包括与绞车卷同轴相连的液压马达、第一换向阀、先导阀、第二换向阀、平衡阀、先导溢流阀和液压泵站,所述平衡的两个油口间并联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的A口通过所述平衡阀与液压马达的A口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的B口直接与液压马达的B口相连。所述先导溢流阀处于液压马达的A口与B口之间,其中:先导溢流阀的一个油口与液压马达的A口连通,另一个油口与电磁铁连接后与液压泵站的T口连通。液压泵站的T口与液压马达的B口间有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液压马达的B口和液压泵站的T口连通。先导溢流阀阀的另一个油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和先导阀与油箱连通。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在恒张力拖航工况下工作时,先使第二换向阀得电,先导溢流阀工作,使第一换向阀处于收缆工作状态。然后,通过先导溢流阀的先导压力设定恒张力大小。在液压马达一直处于收缆状态下,当缆绳负载变小时,拖曳绞车会将缆绳回收,直到负载增大到先导溢流阀的设定值。当缆绳负载增大时,液压马达的油口B压力大于其油口A,使液压马达反转,将缆绳放出,直到负载减小到先导溢流阀的设定值。从而避免了由于张紧力过大导致的缆绳断裂、船舶受损和将船舶脱下海底、造成灾难性损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拖曳绞车用缆绳恒张力液压控制回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拖曳绞车用缆绳恒张力液压控制回路包括与绞车卷同轴相连的液压马达4、第一换向阀1、先导阀6、第二换向阀5、平衡阀2、先导溢流阀3和液压泵站,其中,平衡阀2的两个油口间并联有第二单向阀8,所述第一换向阀1的A口通过平衡阀2与液压马达4的A口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1的B口直接与液压马达4的B口相连。所述先导溢流阀3处于液压马达4的A口与B口之间。先导溢流阀3上有四个油口,其中,一个油口与液压马达4的A口连通,一个油口与电磁铁连接后与液压泵站的T口连通。液压泵站的T口与液压马达4的B口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第一单向阀7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液压马达4的B口和液压泵站的T口连通。所述先导溢流阀3的另一个油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换向阀5和先导阀6与油箱连通。
所述第一换向阀1是电液比例换向阀。第二换向阀5是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工作时,在恒张力拖航工况下,先使第二换向阀得电,先导溢流阀工作,使第一换向阀处于收缆工作状态。然后,通过先导溢流阀的先导压力设定恒张力大小。在液压马达一直处于收缆状态下,当缆绳负载变小时,拖曳绞车会将缆绳回收,直到负载增大到先导溢流阀的设定值。当缆绳负载增大时,液压马达的油口B压力大于其油口A,使液压马达反转,将缆绳放出,直到负载减小到先导溢流阀的设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海联舰船附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海联舰船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2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