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鼓连接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91285.6 | 申请日: | 2010-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吕培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吕俊清 |
地址: | 中国香***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 连接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提供一种感光鼓连接组件,尤指应用在影像成形装置中,用以连接感光鼓与驱动轴的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感光鼓主要是用于影像成形装置中,如图1所示,其为目前市面上的一种感光鼓1a与一驱动轴2a,其中该驱动轴2a的中心形成有一三角形凹槽21a,而感光鼓1a具有一鼓齿轮11a以及对称于该三角形凹槽21a的一三角柱状凸块12a,以利两者的连结。
现有的鼓齿轮11a与三角柱状凸块12a为一体成形的结构,但鼓齿轮11a的磨损以及三角柱状凸块12a的磨耗缘自两种不同的接触机制,因此,常会出现鼓齿轮11a或三角柱状凸块12a其中之一受损,而不得不将两者一起更换的情形。
为此,本发明人有感于可改善上述缺陷,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终于提出了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感光鼓连接组件,其允许针对损坏部位进行更换,进而达到降低成本、减少废弃物以及节省维修支出的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以球面接触的方式来减少连接器与驱动轴间的磨擦,进而增加装配时的效率。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鼓连接组件,其连接于一驱动轴,该感光鼓连接组件包括:
一鼓齿轮,其具有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鼓齿轮的一端,该第一连接部具有一柱体;以及
一连接器,其一端形成对应于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具有一凹槽,该柱体对应于该凹槽,该连接器另一端形成形成一连接端,该连接端形成有一中柱以及由该中柱外缘延伸形成的数个凸块,该第二连接部可分离地连接于该第一连接部,该连接端可分离地连接于该驱动轴。
本发明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降低成本:本发明鼓齿轮以及连接器为可分离的两元件,由此,于制造生产过程中,可针对鼓齿轮或连接器中的不良品进行更换,而不需两者一起更换,进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减少废弃物:因为针对损坏的鼓齿轮或连接器进行更换,而不需两者一起更换,故可有效地减少废弃物,进而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
节省维修支出:本发明针对感光鼓的两种磨耗机制设计可分离的鼓齿轮以及连接器,由此,使用者可针对损坏的鼓齿轮或连接器进行更换,而不需两者一起更换,进而达到节省维修支出的效果。
组装快速:本发明连接器的球面状凸块与驱动轴之间具有较小的摩擦面积,由此,连接器可较为容易地插设入驱动轴,达到组装快速的效果。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感光鼓与驱动轴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嵌合且卡合固定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卡合固定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啮合固定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嵌合且卡合固定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现有技术
1a 感光鼓
11a 鼓齿轮
12a 凸块
2a 驱动轴
21a 三角形凹槽
本发明
1 鼓齿轮
11 第一连接部
111 凹槽
112 嵌合槽
113 卡合槽
114 第一齿状结构
115 柱体
116 嵌合块
117 卡合块
12 环状齿轮
2 连接器
21 第二连接部
211 柱体
212 嵌合块
213 卡合块
214 第二齿状结构
215 凹槽
216 嵌合槽
217 卡合槽
22 连接端
221 中柱
222 凸块
2221 球面状凸块
2222 斜凸块
3 感光鼓
4 驱动轴
41 枢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企有限公司,未经科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12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灯槽
- 下一篇:制备锰酸钾的反应器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