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核支持向量机的发酵过程动态预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90666.2 | 申请日: | 2013-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7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高学金;耿凌霄;王普;李亚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核 支持 向量 发酵 过程 动态 预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既属于生物发酵领域,又属于信息科学领域,具体涉及在发酵过程中应用改进的支持向量机建立发酵过程模型预测生物化学参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环节。现代发酵技术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期,到2015年,发酵工业总产值达46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生物技术、药物在《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也被确定为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有些发达国家中,发酵工业的产值已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在医药产品中,发酵产品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其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0%,通过发酵生产的抗生素就达200多个品种。可见,发酵工业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药、食品、化工、冶金、资源、能源、健康、环境等领域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随着发酵行业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与发展,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和动态优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控制与优化的基础则是要首先解决发酵过程有关参数的在线检测问题。而发酵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具有时变、非线性、不确定、多变量耦合等特性,人类尚未完全弄清楚它的机理。一般的发酵过程需要测量的状态参数可分为物理参数、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目前,物理参数一般可以通过传感器在线获得,而绝大部分化学参数和生物参数的测量则成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针对生物化学参数的测量问题,沿袭传统的检测技术发展思路,主要是通过研制新型的在线分析仪表,以硬件形式实现过程参数的在线测量。但是在线分析仪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维护保养复杂,并且现有的在线生物传感器的测量精度难以保证,生物参数值主要通过离线分析得到,这往往存在较大的滞后,无法及时反馈控制信息。所以对于生物参数的控制,目前基本上都是凭借人类的实践经验进行手动控制,但是由于大多数的微生物发酵过程都比较复杂,单纯地依靠人们的实践经验会带来生产效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无法达到提高生产率的需求。由此可见,针对发酵过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一个发酵过程模型,通过所建立的模型可以估计一些不能在线测量的生物化学参数,如菌体浓度、产物浓度和基质浓度。然后既可以通过所建立的发酵模型对生物化学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也可以实现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优化控制是指基于数学模型通过优化算法寻优得到适合大批量生产的最优发酵工艺,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能够促进发酵过程的研发工作和产业化生产,最终可以提高产物的产量。然而由于发酵过程各批次数据间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现在发酵过程中大多建模方式是离线和预先建模,不可避免地存在生产条件一旦改变,原有模型可能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情况。而且在对发酵产物的稳定性与一致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大量运用,而影响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模型的精确程度,所以研究建立精确的发酵过程的动态模型预测生物化学参数对实现发酵过程的控制和优化控制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核支持向量机建立发酵过程动态模型的方法来实现生物化学参数的准确预测。而发酵过程模型的动态性通过建立发酵过程动态样本集的方法来实现,克服了发酵过程各批次之间差异巨大造成的生产条件一旦改变,原有模型无法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同时,通过构造多核函数来适应发酵过程多阶段特点,省去了对发酵过程分阶段建模的麻烦。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和实现步骤:
步骤(1):定义发酵过程样本点表示形式:
将发酵过程中在线可测量的参数和在线不可测量的待预测的参数组合成发酵过程的样本,具体的样本点表示形式如下:
T=(x1,x2,...,xn;y) ①
其中,x1,x2,...,xn表示发酵过程中在线可测量的n个参数,y表示发酵过程中在线不可测量的待预测的参数;
步骤(2):构造历史批次数据库:离线测试,得到同一发酵过程相同工艺下的R+1批次数据,选择其中的任一批次数据作为当前批次数据,其余的R批次数据作为历史批次数据,其中第r批次k时刻历史数据表示如下:
②
其中,r=1,2,…,R,R为历史批次总数;k=1,2,…,N,N为每一批次的样本点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06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套位除介质全息转印膜
- 下一篇:一种生物菌培养膜焊接机用热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