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90106.7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成有为;朱奇滨;罗蓓尔;李希;王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D7/16 | 分类号: | C01D7/16;C07C17/08;C07C2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氯化铵 化学 循环 纯碱 氯乙烯 联产 工艺 | ||
1.一种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流程:
(1)分解氯化铵,利用载体吸附氯化氢,仅释放氨气,再将吸附有氯化氢的载体进行加热,释放出氯化氢;
(2)步骤(1)获得的氨气与氯化钠水溶液及二氧化碳反应生产纯碱,副产的氯化铵回用至步骤(1);
(3)步骤(1)获得的氯化氢与乙炔反应生产氯乙烯,所述乙炔由电石法制备,乙炔制备过程副产的二氧化碳回用至步骤(2),释放氯化氢后的载体回用至步骤(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分解氯化铵制取氨气时,氯化铵与惰性气体送至释氨反应器中,200~400℃下,与载体接触反应0.1~2h;
步骤(1)中释放载体中的氯化氢时,将吸收有氯化氢的载体送至释氯反应器中,500~700℃下反应0.1~2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载体为氧化镁颗粒,或由氧化镁与粘结剂和/或致孔剂制备的复合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载体中的氧化镁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1~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为空气、氮气或水蒸气,惰性气体与氯化铵的摩尔比为0.5~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氨反应器和释氯反应器为外热式回转窑,采用天然气燃烧供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分解石灰石的过程,加热分解石灰石得到二氧化碳和生石灰,所述二氧化碳回用至步骤(2),所述生石灰与碳反应得到电石,电石经水解反应生产乙炔并副产电石渣,所述乙炔回用至步骤(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石渣与外热式回转窑产生的CO2混合,生产轻质碳酸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氯化铵化学链循环的纯碱—氯乙烯联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石渣加入氯化铵水溶液中,经溶解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外热式回转窑产生的CO2,反应得到的沉淀经过滤、分离和干燥后得到轻质碳酸钙,副产的氯化铵循环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901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清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制备硫酸氧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