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截止阀装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9722.0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2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三花自控元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1/00 | 分类号: | B23P1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止阀 装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截止阀装配工艺。
背景技术
截止阀是使用丝扣截止阀最广泛的一种阀门之一,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是由于开闭过程中密封面之间摩擦力小,比较耐用,开启高度不大,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不仅适用于中低压,而且适用于高压。截止阀的闭合原理是,依靠阀芯拧紧力矩,使阀芯密封面与阀体密封面紧密贴合,阻止介质流通。目前,截止阀装配的工艺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截止阀装配工艺,产品装配效率明显改善,产品装配质量提高,适合大批量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截止阀装配工艺,包括有以下操作步骤:
1)、将阀体和接管的焊接件进行自动涂阀体内孔油脂,装气门芯,装阀芯组件,在转盘式加工设备中一起作业完成;
2)、自动装挡圈,采用装挡圈设备自动压装挡圈;
3)、进入测试环节,采用截止阀测内外漏一体式测试设备进行测试,阀内充入一定的气压,将产品放入水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采用八工位一次性测试8个产品,测试产品采用安装板定位方式,测内漏时候将阀芯拧紧,从接管口通气,测试完后,设备自动将阀芯打开,接头端采用密封垫压紧,然后进行外漏测试;
4)、一体化测试完成后,焊接件进行吹水份和打印作业,吹水份是吹阀体内部的水份,打印是打印生产批号,这两个作业一起完成,将产品放入夹具中,一方面夹具旁边的气管吹气,另一方面是机器液压气缸推动冲头打印生产批号;
5)、然后进入烘箱,完全去除产品的水份,确保干燥,烘箱采用履带式烘道,设置温度110度,时间20分钟;
6)、烘箱出来后,进行焊接件的检查环节,检查有无漏装挡圈、焊接接管的高度、焊接角度,这三个工序在一台挡圈分拣机设备上一次性完成,采用的是视觉系统自动检查;
7)、检查完成后,对截止阀的接头端,阀帽端,充注端装配螺母,该工序也将采用自动组装形式进行,该设备设置有三个震动盘,分别装了阀帽、充注帽、接管螺母,采用自动送料方式,将产品固定在夹具上,螺母送到位后,采用气动扳手自动拧紧各螺母。
步骤7)完成后,进入产品接管口校正和装防尘帽,校正管口是确保管口无变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自动压装挡圈,采用机器视觉系统自动检查有无漏装挡圈、接管高度和焊接角度,各螺母采用自动拧紧方式,产品装配效率明显改善,产品装配质量提高,适合大批量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截止阀装配工艺,包括有以下操作步骤:
1)、将阀体和接管的焊接件进行自动涂阀体内孔油脂,装气门芯,装阀芯组件,在转盘式加工设备中一起作业完成;
2)、自动装挡圈,采用装挡圈设备自动压装挡圈;
3)、进入测试环节,采用截止阀测内外漏一体式测试设备进行测试,阀内充入一定的气压,将产品放入水中观察有无气泡产生,采用八工位一次性测试8个产品,测试产品采用安装板定位方式,测内漏时候将阀芯拧紧,从接管口通气,测试完后,设备自动将阀芯打开,接头端采用密封垫压紧,然后进行外漏测试;
4)、一体化测试完成后,焊接件进行吹水份和打印作业,吹水份是吹阀体内部的水份,打印是打印生产批号,这两个作业一起完成,将产品放入夹具中,一方面夹具旁边的气管吹气,另一方面是机器液压气缸推动冲头打印生产批号;
5)、然后进入烘箱,完全去除产品的水份,确保干燥,烘箱采用履带式烘道,设置温度110度,时间20分钟;
6)、烘箱出来后,进行焊接件的检查环节,检查有无漏装挡圈、焊接接管的高度、焊接角度,这三个工序在一台挡圈分拣机设备上一次性完成,采用的是视觉系统自动检查;
7)、检查完成后,对截止阀的接头端,阀帽端,充注端装配螺母,该工序也将采用自动组装形式进行,该设备设置有三个震动盘,分别装了阀帽、充注帽、接管螺母,采用自动送料方式,将产品固定在夹具上,螺母送到位后,采用气动扳手自动拧紧各螺母。
步骤7)完成后,进入产品接管口校正和装防尘帽,校正管口是确保管口无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三花自控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三花自控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