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进行直流电压绝缘隔离的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89652.9 | 申请日: | 201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玮琪;李杰;马培娇;姜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K19/14 | 分类号: | H03K19/14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马林中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线 网络 天线 同轴 插座 进行 直流 电压 绝缘 隔离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具有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的设备进行直流电压绝缘隔离的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供电条件的特殊性,接地设施不够完善,因此要求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有隔离措施。GB8898-2011最新规范要求: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与保护接地电路之间应满足基本绝缘的绝缘电阻要求。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在接收设备的天线同轴插座上外接一个天线隔离器,将有线网络天线的地线与芯线和接收设备隔离,这样做满足需求,但会增加成本,也不利于设备的集成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具有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进行直流电压绝缘隔离的电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装置成本高,也不利于设备集成化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进行直流电压绝缘隔离的电路,包括:
同轴插座;
有线网络天线芯线,所述有线网络天线芯线一端接入所述同轴插座内;
还包括:
屏蔽罩,该屏蔽罩为金属且带有焊脚,屏蔽罩与同轴插座地连接;该屏蔽罩内设置有:
第一接收设备地;
接收设备天线芯线,所述接收设备天线芯线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地连接,所述接收设备天线芯线通过
第一电容与所述有线网络天线芯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地与所述屏蔽罩通过
第二电容连接;
所述屏蔽罩外侧设置有:
第二接收设备地,所述屏蔽罩与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地通过
第三电容连接。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屏蔽罩与所述第一接收设备地至少同一方向的两侧面之间存在至少1mm的安全间隔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屏蔽罩与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地至少同一方向的两侧面之间存在至少1mm的安全间隔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屏蔽罩与第二接收设备地的每个方位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二接收设备地内包括一个容纳所述屏蔽罩的凹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屏蔽罩为方形,容纳所述屏蔽罩的凹腔也为方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凹腔的一个面与相应容纳其内的屏蔽罩的一个面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容。
本发明还可以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凹腔的一个侧面与相应屏蔽罩的一个侧面设置有一个电容,所述凹腔的另一个侧面与相应屏蔽罩的另一个侧面设置有两个电容,所述凹腔的底面与所述屏蔽罩的底面之间设置有两个电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
本发明的对具有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的设备进行直流电压绝缘隔离的电路,同轴插座接入有线网络天线同轴电缆,所述屏蔽罩和所述同轴插座连接在一起;所述有线网络地线通过高压电容C2-C7和所述接收设备地连接;所述有线网络天线芯线通过高压电容C1和接收设备天线芯线连接;有线网络天线传输的有用信号都是高频信号,能有效通过隔离电容,而直流或低频信号都是无用信号,隔离电容能有效隔离。这样就实现了有线网络天线信号的传输,同时对直流和低频信号进行了有效隔离,保护了接收设备;
具体地,其一实现了有线网络天线的地线和芯线与接收设备的地线和芯线的有效隔离;其二该电路简单、有效、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文件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对本申请文件中一些实施例的参考,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得到其它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有线网络天线同轴插座进行直流电压绝缘隔离的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料引线横向移动驱动结构
- 下一篇:立体氟碳仿真石漆铝单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