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89231.6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林;张粲;宗志友;贾文娣;赫荣琳;武改红;李晨;张东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5/01;C12N9/42;C12R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308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产 纤维素酶 菌株 及其 应用 | ||
1.一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8339,分类命名为:青霉菌株Penillium piceum H1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青霉菌株H16是将菌株Penillium piceum 9-3经诱变方法处理后筛选得到的。
3.一株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产纤维素酶菌株的诱变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菌株Penillium piceum 9-3的孢子悬液中添加硫酸二乙酯进行10~120min诱变反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产纤维素酶的诱变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所述菌株Penillium piceum 9-3的所述孢子悬液中添加硫酸二乙酯,所述硫酸二乙酯添加量为使所述孢子悬液中硫酸二乙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8~1.2%,之后在10~30℃,50~150rpm震荡反应10~120min,获得所述孢子悬液的诱变处理液,备用;
2)以所述反应时间为准,每间隔8~12min取出0.1~0.3mL诱变处理液与硫代硫酸钠溶液进行混合中和所述诱变处理液中的硫酸二乙酯以终止诱变反应,获得诱变终止液并根据时间顺序编号;
3)将编号的所述诱变终止液按顺序分别涂布PDA平板,25~33℃培养直至长出单菌落;
4)将所述单菌落通过对比在刚果红平板上透明圈与菌落直径之比的大小和发酵培养测定粗酶液酶活力的方法筛选得到所述青霉菌株H1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产纤维素酶的菌株的诱变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所述硫酸二乙酯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反应时间为60min。
6.如权利要求2所述产纤维素酶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青霉菌株H16应用于生产纤维素酶。
7.一株应用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产纤维素酶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培养所述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培养基的组分含量为:微晶纤维素10~30g/L,葡萄糖1~10g/L,玉米浆干粉10~20g/L,硫酸铵1~10g/L,磷酸二氢钾1~10g/L,硫酸镁1~10g/L以及加水至1L。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产纤维素酶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32℃,转速为150~250rpm震荡培养,初始pH为5.0~6.0,接种量为1~5%,发酵培养时间为96~144h。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产纤维素酶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5.5,发酵培养时间为1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923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长类动物的束缚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麝香味的改性脲醛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