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创面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7606.5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大;王少华;刘进言;熊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大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创面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创面快速愈合治疗仪,特别是用于软组织损伤的修复。
背景技术
软组织损伤对机体的影响除了带来损伤部位的疼痛外,损伤部位皮肤缺损常引发感染,更严重者会导致感染扩散至全身。所以及时封闭创面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式有负压治疗技术及得到公认的生物电场促创面愈合的理论性研究,两者在治疗软组织损伤过程中都能起到促组织细胞分裂、增殖、向创面∕伤口中心定向迁移的作用,而且可刺激血管细胞向创面∕伤口迁移,使损伤组织出现新生血管,从而促进创面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面治疗仪,为了达到尽快封闭软组织创面的目的,本发明结合负压技术及生物电场技术,刺激创面加快愈合。
为了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创面治疗仪包括支撑罩、单向通气阀门、电极片、可伸缩电极探针、电源正负极接触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通气阀门设在支撑罩侧壁上,可外接负压发生装置,电极片通过导线串联,位于支撑罩底座内,并通过导线与支撑罩底座上的电源负极接触柄连接,支撑罩正中内侧壁设有一个可伸缩电极探针,电极探针通过导线连接于支撑罩外侧壁的电源正极接触柄。
所述的支撑罩为医用硅胶做成的“穹窿”形结构,可发生一定的形变,向外突出中央部内留有空间,边缘部为薄层环形片状结构。
所述的单向通气阀门设在支撑罩侧壁,可外接负压发生装置,单向通气阀门与支撑罩为一体结构,其材质与支撑罩相同。
所述的电极片为多个,且通过导线串联而成导电通路,安装在支撑罩底座内,电极片底面与支撑罩底座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暴露于支撑罩外,余部分嵌入支撑罩边缘结构内,电极片为无毒导电材质制成。
所述的电极探针安装在支撑罩正中内侧壁,该探针为任意形状,有伸缩性,其材质为无毒导电材料做成。
所述的电源正、负极接触柄分别安装在支撑罩顶部和底座边缘部外侧壁,前者通过导线与可伸缩电极探针连接,后者通过导线与电极片导电通路相连接,接触柄材质由无毒导电材料做成。
所述的单向通气阀门为漏斗状结构,中央设有圆形通气孔,通气孔内设有单向阀门,其可以向外抽吸空气,但不能向内注入空气。
由于本发明结合了创面负压治疗技术和生物电场治疗技术,通过负压和生物电场共同作用于创面,从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结合附图说明:
图1是创面治疗仪全图。
图2是创面治疗仪侧面截面图。
图3是创面治疗仪底面图。
如图1所示创面治疗仪支撑罩(1)侧壁设有单向通气阀门(2),支撑罩(1)底座内设有电极片(3),电极片(3)通过导线(7)串联,串联电极片(3)组通过导线(7)与电源负极接触柄(6)连接,支撑罩(1)正中内侧壁设有可伸缩电极探针(4),电极探针(4)末端与电源正极接触柄(5)连接。
具体实施时,将整个创面治疗仪支撑罩放于创面,支撑罩底座内的电极片与创周接触,调节电极探针长度,使其与创面中心接触,于电源接触柄连接可提供治疗范围电压的电源,使该支撑罩内形成生物电场达到治疗目的;于支撑罩侧壁的单向通气阀门处外接负压发生装置,使支撑罩内形成负压,达到负压治疗目的,两者同时应用从而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的范围,凡是能够提供生物电场并结合负压技术进行创面治疗的方法,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大,未经周建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