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7517.0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6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詹江勇;陈四雄;沈小娟;许勇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系统 节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模块化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化系统包括一模块单元、一监控单元和与模块单元连接的节能控制单元;所述模块单元包含n个顺序排列且相互并联的模块,其输入端连接市电,输出端连接负载;所述监控单元用于实时监控负载大小;所述节能控制单元监控模块单元各模块运行状态且接收监控单元负载信号,并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模块单元各模块的运行状态;
所述节能控制单元的节能控制方法是根据负载情况,将模块单元的模块划分为N个区间,然后控制每个区间中各模块的运行状态,再结合模块轮换休眠机制,保证工作模块均匀地分布在模块单元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系统开机:系统稳定后,当前工作模块个数为n,当前休眠模块个数为0,监控单元对负载进行检测,并将负载情况送至节能控制单元;
步骤S2:负载判断过程:节能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负载情况,计算拟工作模块个数及拟休眠模块个数,通过比较拟工作模块个数与当前工作模块个数的大小,判断工作模块个数是否需要调整,若工作模块个数需要调整则进入步骤S3,重新确定模块休眠排列模式;若工作模块个数不需要调整则进入步骤S4,模块单元进入模块休眠周期;
步骤S3:节能控制单元确定模块休眠排列模式:节能控制单元根据模块单元模块个数n、拟工作模块个数及拟休眠模块个数,以拟工作模块个数小于或等于拟休眠模块个数时,控制每个区间中的一个模块为工作模块,其余模块为休眠模块,拟工作模块个数大于拟休眠模块个数时,控制每个区间中的一个模块为休眠模块,其余模块为工作模块的原则,确定模块休眠排列模式,输出信号至模块单元,控制模块单元各区间内模块的运行状态,同时休眠周期计时器启动;
步骤S4:模块单元进入休眠周期:模块单元各模块接收节能控制单元的信号,接收到工作信号的模块进入工作状态,接收到休眠信号的模块进入休眠状态,同时节能控制单元监控休眠周期计时器,判断其是否到达设定值,若未到达设定值,监控单元对负载进行实时检测,并将负载情况送至节能控制单元,进入步骤S2进行负载判断;若达到设定值则进入步骤S5,模块单元进行模块休眠轮换;
步骤S5:模块单元模块轮换休眠控制:唤醒模块单元所有休眠模块进入工作状态,节能控制单元记录休眠周期结束次数,并根据休眠周期结束次数及当前休眠周期模块单元模块运行状态,确定下一休眠周期模块单元模块轮换休眠状态,节能控制单元将下一休眠周期模块单元模块轮换休眠状态信号送至模块单元,进入步骤S4,模块单元进入下一休眠周期;
其中n、N为自然数,且n≥3,所述休眠周期表示模块单元每个模块休眠一次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判断过程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1:当拟工作模块个数大于当前工作模块个数时,进入负载增加模式;
步骤S22:当拟工作模块个数小于当前工作模块个数时,进入负载减少模式;
步骤S23:当拟工作模块个数等于当前工作模块个数时,即工作模块个数不需要调整,进入步骤S4;
所述负载增加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1:立即唤醒一个或多个休眠模块,所述休眠模块唤醒个数为:拟工作模块个数-当前工作模块个数;
步骤S212:判断负载是否为扰动性增加;
步骤S213:若负载为扰动性增加,则在负载回复正常之后,控制负载增加时被唤醒的模块再次进入休眠状态;
步骤S214:若负载为正常增加,唤醒所有休眠模块进入工作状态,并进入步骤S3;
所述负载减少模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21:判断负载是否为扰动性减少;
步骤S222:若负载为扰动性减少,则工作模块个数不需要调整,进入步骤S4;
步骤S223:若负载为正常减少,唤醒所有休眠模块进入工作状态,并进入步骤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5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牡蛎半人工采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高举升装载机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