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丽轮枝菌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培养大丽轮枝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7450.0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2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枫;肖红利;李蕾;陈捷胤;祁伟彦;孔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王浩然;桑传标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丽轮枝菌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大丽轮枝菌培养基,一种大丽轮枝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和一种培养大丽轮枝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属于半知菌亚门轮枝菌属真菌。大丽轮枝菌的寄主范围极广,可为害38科660种植物,其中农作物184种,杂草153种。在中国,大丽轮枝菌的寄主植物至少涉及20科80种,例如向日葵、茄子、辣子、番茄、烟草、马铃薯、甜瓜、西瓜、黄瓜、花生、菜豆、绿豆、大豆、棉花、芝麻、甜菜等大田作物。其中,大丽轮枝菌能够引发棉花的黄萎病,因此研究大丽轮枝菌的生物学特征具有重大意义。
在大丽轮枝菌的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大量使用大丽轮枝菌的孢子,但是,目前用于培养大丽轮枝菌的培养基(例如查比克培养基)在培养大丽轮枝菌时,产孢子量仍然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不足,本发明将研发一种新的大丽轮枝菌培养基,并将其用于培养大丽轮枝菌,以实现提高大丽轮枝菌产孢子量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丽轮枝菌培养基,该大丽轮枝菌培养基含有1-3g/L的NaNO3、0.3-0.7g/L的KCl、0.5-2g/L的K2HPO4、0.005-0.015g/L的FeSO4、0.3-0.7g/L的MgSO4和5-15g/L的棉花组织粉末。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大丽轮枝菌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棉花组织用液氮速冻并经过破碎和干燥,得到棉花组织粉末;(2)将所述棉花组织粉末与NaNO3、KCl、K2HPO4、FeSO4和MgSO4混合并配制为含有1-3g/L的NaNO3、0.3-0.7g/L的KCl、0.5-2g/L的K2HPO4、0.005-0.015g/L的FeSO4、0.3-0.7g/L的MgSO4和5-15g/L的棉花组织粉末的大丽轮枝菌培养基。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培养大丽轮枝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大丽轮枝菌菌种接种到如上所述的大丽轮枝菌培养基中,并且进行孵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将大丽轮枝菌的产孢子量提高5倍以上。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丽轮枝菌培养基,其中,该大丽轮枝菌培养基含有1-3g/L的NaNO3、0.3-0.7g/L的KCl、0.5-2g/L的K2HPO4、0.005-0.015g/L的FeSO4、0.3-0.7g/L的MgSO4和5-15g/L的棉花组织粉末。
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大丽轮枝菌的产孢子量,优选情况下,该大丽轮枝菌培养基含有1.5-2.5g/L的NaNO3、0.4-0.6g/L的KCl、0.8-1.2g/L的K2HPO4、0.008-0.012g/L的FeSO4、0.4-0.6g/L的MgSO4和8-12g/L的棉花组织粉末。
其中,所述棉花组织粉末可以来源于棉花植株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根、茎、叶、花、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大丽轮枝菌的产孢子量,优选情况下,所述棉花组织粉末是由棉花植株的根和/或茎形成的粉末。
其中,所述棉花植株可以为任意周龄的棉苗,优选是4-6周龄的棉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