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7448.3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1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上野弘;滨田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等速 万向 节用 护罩 成型 方法 | ||
本申请主张于2012年11月2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257638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摘要在内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在汽车等车辆中,为了向随着路面起伏上下移动的驱动轮传递旋转力而使用等速万向节。在该等速万向节中,为了避免外部的泥水、灰尘而对等速万向节进行保护,并且为了对注入至等速万向节的润滑用的润滑脂进行保持而安装有合成树脂制造的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由圆筒状的大径部、小径部以及将上述大径部与小径部连结的折皱部构成,从而通常通过吹塑成型法来成型。
在上述吹塑成型法中,通过将形成为袋状的熔融树脂放置在外模内,不使用内模,而通过鼓风使上述袋状的熔融树脂膨胀并推压于外模来成型。因此,吹塑成型法无法高精度地成型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内周面,因此并不能称为最佳的需要精密折皱构造的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型方法。于是,如日本特开2012-126033号公报所示,提出有使用外模与内模(型芯模具)来注射成型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方法。
日本特开2012-126033号公报的注塑成型中所使用的内模包括形成为伴随着从上端朝向下端而逐渐扩径的型芯、以及多个沿着该型芯的外周配置的分割模。为了在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型结束时,从外模取出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形体,而在使型芯以及各分割模分离后,再次组装该内模。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2-126033号公报所记载的内模中,在对型芯与分割模进行组装时,需要通过推起型芯而使各分割模朝径向外侧扩张的工序(日本特开2012-126033号公报的从图3的状态成为图1的状态的工序)。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在推起型芯时,容易在沿周向邻接的分割模彼此之间产生间隙,若在产生了该间隙的状态下进行注塑成型,则在成形体产生毛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防止在注塑成型后的成形体产生毛刺的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型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按顺序包括如下工序:使用内模以及在与所述内模之间形成型腔的外模来注塑成型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形体的工序,其中,内模具备:芯轴,其具有圆形的外周面并且配置为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圆筒状的定位环,其供所述芯轴插通,并且在上端部的内周侧形成有朝向下方逐渐缩径的锥形面即环状的卡合面;以及多个分割模,所述多个分割模以所述芯轴的轴线为中心沿着所述芯轴的外周面放射状地配置,并且将下端部导入并卡合于所述卡合面从而相互密接;在使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分离的状态下,将所述多个分割模与所述芯轴以及所述成形体一同提起而从所述定位环分离的工序;将所述芯轴进一步提起而从所述多个分割模分离的工序;在使所述各分割模朝所述中心侧错开的状态下将所述各分割模朝下方拉动,从而使所述各分割模从所述成形体分离的工序;使所述已分离的各分割模朝下方移动,从而使所述各分割模的下端部沿着所述卡合面导入所述定位环的工序;以及将所述芯轴的下端部从所述定位环的上方插通于所述定位环,并通过突设于所述芯轴的上端部的外周的突出部将所述各分割模的上端部朝下方推压,从而使所述各分割模的下端部与所述卡合面卡合,而使各分割模相互密接的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等速万向节用护罩的成型方法所使用的成型模具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成型模具的内模的简要俯视图。
图3是表示从上述成型模具的下模卸下内模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对上述内模进行分解以及组装的分解组装机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分解组装机的支承部件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上述支承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上述分解组装机的第一夹具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分解组装机的顶出器以及第二夹具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上述成型方法的工序中途的分解组装机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成型方法的工序中途的分解组装机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上述成型方法的工序中途的分解组装机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分解组装机的分割模的分解顺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详细说明可了解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在附图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4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