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滚筒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7256.2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2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伟;王金凯;丁斌;常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1/00 | 分类号: | D06F31/00;D06F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 三通装置 洗衣机 双滚筒洗衣机 入水口 洗涤水 横梁 竖梁 洗衣机排水口 外筒出水口 排水管 重复利用 洗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滚筒洗衣机,其包括,安装在洗衣机骨架内的第一外筒(1)和第二外筒(2),所述的洗衣机骨架包括四根竖梁(46),相邻两竖梁(46)的中部分别连接有中横梁(49);所述的中横梁(49)上安装有三通装置(4);第一外筒出水口(12)经三通装置(4)与第二外筒入水口(21)和洗衣机排水口(5)分别相连接。通过上述洗衣机,使得第一外筒中的洗涤水在三通装置的作用下,可直接经排水管排至洗衣机外;也可从第二外筒入水口流入第二外筒中,供第二外筒洗涤使用。从而,实现了洗涤水在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中重复利用的目的。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衣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滚筒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洗衣机也在不断的更新与改进之中,人们对洗衣机的性能要求与外观要求已越来越高。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滚筒洗衣机只有一个洗涤筒,包括波轮洗衣机,都采用单纯的进、排水设置。为了节约用水,部分波轮洗衣机还设置有留水功能,但并无循环利用水的设置。对于滚筒洗衣机,更未涉及该功能。
随着人们卫生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将内外衣等分开洗涤或少量衣物及时洗涤,而普通的洗衣机由于滚筒容量单一,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用户通过购买两台洗衣机来满足需求,但占据空间大,购置维护费用高。并且少量衣物用普通滚筒洗衣机洗涤显然会浪费能源和水,若用手洗则费时费力。
还有一些专利通过在一个洗衣机的机壳中安装一大一小两个洗涤装置,来实现两个桶分别或同时对不同量的衣物进行洗涤,来解决上述问题。
例如,专利号为CN200610148744.3的中国专利,子母滚筒洗衣机,包括第一洗涤桶装置,容纳洗涤桶的洗衣机机体,还包括第二洗涤桶装置,其设置于洗衣机机体内,该第二洗涤桶装置包括与洗衣机的主控制系统相连的分控制系统。该第二洗涤桶装置设置于第一洗涤桶装置上方。在第二洗涤桶装置和第一洗涤桶装置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该第二洗涤桶装置设置于其上。本发明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衣物进行分类洗涤,省水、省电、省空间;洗涤过程中可选择高温洗涤,杀菌并增加衣物的洗净度;使用户完全从洗涤衣物的劳动中脱离出来。
但是其尚未对两个滚筒在洗涤衣物的过程中,涉及洗衣机在节约水资源的方面的研究,不符合现在社会所提倡的节约、环保的洗涤要求。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滚筒洗衣机,以实现对洗涤水重复利用的目的。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滚筒洗衣机,其包括,安装在洗衣机骨架内的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所述的洗衣机骨架包括四根竖梁,相邻两竖梁的中部分别连接有中横梁;所述的中横梁上安装有三通装置;第一外筒出水口经三通装置与第二外筒入水口和洗衣机排水口分别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洗衣机骨架包括:包括分别安装在洗衣机四个侧边处的竖梁,相邻竖梁的上端相连接的上横梁,相邻竖梁的下端相连接的下横梁,以及相邻竖梁的中部相连接的中横梁。所述的中横梁处在第一外筒和第二外筒之间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的三通装置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包括,进水腔和与进水腔相连通的第一阀塞腔、第二阀塞腔;所述的第一阀塞腔中安装有第一排水阀、第二阀塞腔中安装有第二排水阀;所述的进水腔经入水管与第一外筒出水口相连接,第一阀塞腔经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外筒入水口相连接,第二阀塞腔经第二出水管与洗衣机排水口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腔为圆柱状,所述的进水管与圆柱状进水腔的侧壁相连接,圆柱状进水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阀塞腔和第二阀塞腔相连通;入水管的轴线与圆柱状进水腔的轴线夹角为α,0°<α<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电动车辆的动力传输系统
- 下一篇:荧光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