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声链以及无声链传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87247.3 | 申请日: | 201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干树;奥浩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G13/06 | 分类号: | F16G13/06;F16H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声 以及 链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声链,特别是在发动机中,适用于将曲轴的旋转传递至凸轮轴的正时链,详细地涉及背面与链导抵接而被引导的无声链以及无声链传动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无声链具备:内侧链节板,其具有与链轮的齿啮合的一对齿;导向链节板,其配置在内侧链节板的两端并引导无声链使其不脱离链轮,利用固定于导向链节板的销而将上述内侧链节板连结为弯曲自如。该无声链特别是在用作上述正时链的情况下,该无声链的背面与链导滑动接触,对无声链赋予规定张力并且防止振动地进行引导。
以往存在如下的无声链,其从连结销孔中心的线到内侧链节板以及导向链节板背面的长度相等。此外提出:使用导向链节板上具有分叉部的低刚性导向链节板,以及考虑销与内侧链节板的销孔的间隙,将到该内侧链节板的背面的长度设定为:到过盈配合的导向链节板的背面为止的长度加上上述间隙的1/2所得的值以上(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618846号公报
上述专利文献1的无声链,内侧链节板的背面(连结两个销孔的中心的直线与通过上述中心的垂直线之间的部分)由直线状的平坦面形成,内侧链节板的背面整体与上述链导接触而被引导,并且防止具有上述分叉部的导向链节板的背面(突缘部)以小接触面而猛烈地抵接,所以能够防止在链导的引导面端部产生边缘状的磨损痕迹。
但是,由于上述无声链的内侧链节板的背面整体与链导滑动接触,所以摩损(摩擦损失)增大,并且有时会在导向链节板背面与链导的引导面之间产生间隙,而导致链条的动作变得不稳定(例如宽度方向以及扭转方向的振动),在该情况下,内侧链节板与链轮的啮合不当,所以可能会产生啮合噪音或降低传动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无声链以及无声链传动装置,能够减少链节板背面与链导的接触面积并稳定地引导链条。
本发明的无声链(11)(12),具备:内侧链节板(3),其具有一对齿部(7、7)以及一对销孔(6、6);导向链节板(5)、(50),它们具有销孔(15)且配置在沿宽度方向排列的上述内侧链节板的两边外侧,
利用固定于上述导向链节板(5)、(50)的销孔(15)的销(2)而将上述内侧链节板(3)沿宽度方向以及长度方向排列,并将沿长度方向相邻的上述内侧链节板以能够弯曲的方式连结成环状,
上述无声链的特征在于,
上述内侧链节板(3)的背面形成为中间高的弧形,
上述导向链节板(5)、(50)在销孔(15)的背面侧部分具有抵接部(19)、(51),
从连结上述销孔的中心的线(L-L)到上述内侧链节板(3)的背面的上述中间高的顶部(12)的长度(Hi)、与从连结上述销孔的中心的线(L-L)到上述导向链节板(5)、(50)的背面的上述抵接部顶部(20)、(51)的长度(Hg)实质上相等。
例如参照图2、图4,上述内侧链节板(3)的上述中间高的顶部(12)形成于一对上述销孔(6、6)的中央部,
在侧面观察时,多个上述内侧链节板的上述中间高的顶部(12)(A)每隔一对上述销孔的间隔亦即一个节距(P)而形成,并且上述导向链节板(5)、(50)的上述抵接部顶部(20)、(51)(B)位于相邻的上述中间高的顶部(12)的中央部且每隔上述一个节距而形成。
例如参照图2(B),上述导向链节板(5)由具有一对销孔(15、15)并且在背面侧的上述销孔的中央部分具有分叉部(17)的低刚性型导向链节板形成,该分叉部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突缘部(19、19)是上述抵接部。
例如参照图2(B),在上述抵接部亦即突缘部(19)具有平坦面(20),该平坦面比上述销(2)的直径(D)短(a)且与连结上述销孔(15、15)的中心的线(L-L)平行,
上述平坦面(20)是上述抵接部顶部。
例如参照图6、图7,上述导向链节板(50)由具有一个销孔(15)且以该销孔为中心的圆环状的垫圈型导向链节板形成,上述销孔的背面侧是上述抵接部(51)。
上述内侧链节板(3)的上述中间高的顶部(12)的表面粗糙度低于(好于)上述导向链节板(5)的上述抵接部顶部(20)(51)的表面粗糙度。
例如参照图1、图6,上述导向链节板(5)的板厚(tg)小于上述内侧链节板(3)的板厚(t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同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7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灯光加热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断桥保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