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深覆土盾构穿越复杂地层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6504.1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3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敏;李峰;顾解桢;黄平;朱文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深覆土 盾构 穿越 复杂 地层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深覆土盾构穿越复杂地层施工方法,具体步骤是:1.盾构穿越⑥层土体改良措施;2.盾构穿越⑦1、⑦2层盾构姿态控制;3.盾构穿越⑦1、⑦2层总推力控制;4.砂性土承压含水层内盾尾密封措施;5.超深覆土盾构小半径转弯施工措施。本发明能解决超深覆土工况下进行盾构法施工穿越⑥层硬土层、⑦1、⑦2层砂性土承压含水层时所遇到刀盘扭矩控制、总推力控制、盾构姿态控制、盾尾密封及小半径转弯时的轴线控制等一系列施工问题。形成成熟的复杂地层中超深盾构法隧道掘进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为今后地下空间开发向深层发展打下基础,解决了盾构工程在地下设施较多区域的局限性,保障地下盾构隧道工程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深覆土盾构穿越复杂地层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法隧道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施工方法,在上海、北京等国内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的应用已有20余年的历史,经过20余年的发展,施工技术日趋成熟,但此前由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不高,地下空间开发的条件相对较好,此前的盾构法隧道的施工绝大部分位于浅层地下空间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涉及的盾构法隧道其埋深普遍不超过30m。而对于隧道埋深超过30m的超深盾构法隧道,无论是掘进设备还是施工技术,对于国内的盾构法隧道施工企业,均还在探索阶段。
本发明针对隧道超大埋深、饱和砂性土和承压水层中掘进、小半径曲线段掘进的特点,针对盾构施工设备对超大埋深、饱和砂性土和承压水层的适应性、饱和砂性土和承压水层中盾构法隧道的施工技术、不利地质条件下小曲率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目标是形成一套针对类似条件的施工技术,提高企业的技术储备,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超深覆土盾构穿越复杂地层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深覆土盾构穿越复杂地层施工方法,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盾构穿越⑥层土施工措施
(1)选择柱塞泵为加泥加水泵
(2)选择盾构推进模式
故盾构机在⑥层土内推进施工时,采用手动土压平衡模式,使推进速度-刀盘进土量-螺旋机转速-刀盘正面土压-螺旋机出土量-皮带机上土量均处于相对恒定的状态;
(3)优化刀盘加水操作方式
盾构推进时保持刀盘持续加水,扭矩出现下降后控制加水流量,当土仓内土体完全置换后,通过调节推进速度和增减加水流量,使推进速度和加水流量平衡;
(4)提高刀盘转速
在⑥层土内进行盾构推进时,将刀盘转速提升至最高档位1.51rpm;
2)盾构穿越⑦1、⑦2层盾构姿态控制
(1)正面土压力的设定
施工中土压力设定遵循“计算理论值,调整实际值”的原则,进行土压平衡的控制;
(2)二次环箍注浆
利用隧道管片注浆孔进行壁后环箍注浆,通过凝固后的浆液将管片托出,保持管片坡度,二次注浆采用单液水泥浆液,为避免浆液窜入盾尾损坏盾尾刷,待管片脱出盾尾10环后进行二次环箍注浆施工,每推进10环打设一道环箍,每环注浆量约1m3;
(3)贴片材料优化
在超深覆土下施工时,选用橡胶纤维板作为贴片材料,用于满足调整管片坡度的要求;
3、盾构穿越⑦1、⑦2层总推力控制
(1)使用超挖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65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