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土壤有机砷污染的联合微波氧化复合修复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86047.6 | 申请日: | 201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何理;李小萌;卢宏玮;樊星;张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10;B09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麟保德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8 | 代理人: | 韩建功 |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土壤 有机 污染 联合 微波 氧化 复合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针对土壤有机砷污染的联合微波氧化复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波热脱附系统、土壤氧化系统及废气处理系统;
所述微波热脱附系统的主体为微波热脱附系统棚(10),在微波热脱附系统棚(10)内设置输送带(3),在输送带(3)前端上方设置催化剂添加器(2),催化剂添加器(2)后方的输送带(3)上方设置微波谐振腔(7);微波谐振腔(7)的顶部与微波发生装置(6)连接,底面通过多个波导管(4)分别与相应数量的耦合口(5)连接;在输送带(3)的下方设置与加热设备(27)连接的热风设备(28);
所述土壤氧化系统的主体为氧化反应池(23),氧化反应池(23)的入口通过管路和蠕动泵(21)与土壤收集器(20)连接,土壤收集器(20)接到输送带(3)末端的微波热脱附系统棚(10)上,第二氧化剂添加器(22)与氧化反应池(23)连接;氧化反应池(23)的出口端与回收设备(24)连接;
所述废气处理系统的主体为氧化设备(13),氧化设备(13)内的气体输送管路(26)的入口端通过输气管路(8)和第一引风机(9)与微波发生装置(6)连接,氧化设备(13)上方设置与气体输送管路(26)出口连通的集气棚(12),集气棚(12)通过管路和第二引风机(15)与活性污泥池(16)的下端入口连接,活性污泥池(16)上部的出口通过管路和第三引风机(17)与烟囱(18)连接;第一氧化剂添加器(14)与氧化设备(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土壤有机砷污染的联合微波氧化复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池(16)与第三引风机(17)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检测设备(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土壤有机砷污染的联合微波氧化复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管路(26)为S形,其上设置若干个微型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土壤有机砷污染的联合微波氧化复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污泥池(16)内添加活性污泥(19),其中富含有机微生物及细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土壤有机砷污染的联合微波氧化复合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热脱附系统棚(10)、氧化反应池(23)、氧化设备(13)均为密闭结构。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系统的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污染土壤进入到微波热脱附系统中,由输送带(3)传送;催化剂经过催化剂添加器(2)被均匀添加进土壤中,输送带(3)携带污染土壤经过微波辐射及热脱附处理,土壤中大部分污染物挥发成气态由微波发生装置(6)上方的集气罩收集传出,剩余土壤由微波热脱附系统下方的出料口传出进行后续处理;
步骤2):收集的气态物中含有光气、芥子气及少量含砷有机物,经过传输管道传入氧化设备(13)底部;通过第一氧化剂添加器(14)向氧化设备(13)内均匀注入芬顿试剂,含砷有机物经过强氧化反应,砷由+3价经过氧化反应成+5价,生成稳定的含砷化合物;处理后的气体经管路进入活性污泥池(16)进行进一步的降解;监测达标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步骤3):微波热脱附系统处理过土壤中还存有难分解和挥发的含砷有机物,由蠕动泵传送进入氧化反应池(23),第二氧化剂添加器(22)向氧化反应池(23)内均匀注入氧化剂,土壤经过氧化液的氧化作用,送入回收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污染土壤由输送带下方的加热系统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第二氧化添加器(22)内的氧化剂为芬顿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60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