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疼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85917.8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5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朱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亶斌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8 | 分类号: | A61K36/8988;A61P25/04;A61P25/06;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94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性 头疼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疼的中药。
背景技术
神经性头痛是由于神经的原因而引起的头部的疼痛,多由精神紧张、生气引起,主要症状为持续性的头部闷痛、压迫感、沉重感,有的病人自诉为头部有“紧箍”感。大部分病人为两侧头痛,多为两颞侧、后枕部及头顶部或全头部。头痛性质为钝痛、胀痛、压迫感、麻木感和束带样紧箍感。头痛的强度为轻度至中度,很少因头痛而卧床不起或影响日常生活。有的病人可有长年累月的持续性头痛,有的病人的症状甚至可回溯10-20年。病人可以整天头痛,头痛的时间要多于不痛的时间。因为激动、生气、失眠、焦虑或忧郁等因素常使头痛加剧。还有一部分病人,不仅具有肌紧张性头痛的特点,而且还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主诉双颞侧搏动性头痛。这种既有紧张性头痛,又有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表现,称为混合型头痛。病人多伴有头晕、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心慌、气短、恐惧、耳鸣、失眠多梦、腰酸背痛、颈部僵硬等症状,部分病人在颈枕两侧或两颞侧有明显的压痛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疼的中药。
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疼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川芎12~20g、荆芥10~15g、白芍8~10g、甘草6~8g、蜈蚣6~8g、天麻5~8g、知母5~10g、丁香5~8g、黄芩5~10g。
一种治疗神经性头疼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制备而成:川芎16g、荆芥12g、白芍10g、甘草6g、蜈蚣6g、天麻8g、知母8g、丁香6g、黄芩10g。
川芎:安抚神经,正头风头痛,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蜈蚣: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
天麻: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常规水煎,得汤剂后口服,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多味药材协同作用,采用常规的制作方法制成汤剂,进行饮用,对治疗神经性头痛具有效果好,见效快,治疗彻底不复发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川芎12g、荆芥10g、白芍8g、甘草6g、蜈蚣6g、天麻8g、知母5g、丁香5g、黄芩5g,常规水煎,得汤剂后口服,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2
川芎16g、荆芥12g、白芍10g、甘草6g、蜈蚣6g、天麻8g、知母8g、丁香6g、黄芩10g,常规水煎,得汤剂后口服,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实施例3
川芎20g、荆芥15g、白芍7g、甘草8g、蜈蚣8g、天麻5g、知母10g、丁香8g、黄芩7g,常规水煎,得汤剂后口服,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
经过对实施例1、2和3进行科学统计发现,实施例2的效果最好,见效快,治疗彻底、不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亶斌;,未经朱亶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5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中风后肢体麻木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中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