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85099.1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范曙光;夏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5J9/00;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手装置,尤其是一种按设定要求抓取与放置塑料卡扣片的机械手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切是汽车窗台外侧密封条的通俗简称,一般这种密封条本体断面大致呈倒置的V形,使用时紧贴车窗升降玻璃,阻隔雨水浸入,达到防渗漏、隔音、防尘、减震和密封的作用,也叫车窗外密封条,是汽车密封系统中最重要的密封条之一。以塑料卡扣片作为将其与车体钣金相连接的连接件,是本行业的常用方案。一般每条水切配置多个卡扣片,装配时需将卡扣片压入至水切V形开口的空隙中,用手工装配效率极低,装配质量差,生产水切的厂家往往设置专用工装进行装配,以提高效率与品质,但是,目前的专用工装一般仍用手工取放卡扣片的作业方式,自动化程度不高,装配效率与品质还是不高,有待进一步改进。要大幅度提高自动化程度,自然会想到采用机械手的方案,但是现有技术的机械手方案并不合适。
本发明正是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提供一种机械手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按设定要求抓取与放置塑料卡扣片的机械手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机械手装置,包括机械手(4),实现机械手(4)横向移动的横向直线导轨(5),与实现机械手(4)纵向移动的纵向直线导轨(6),所述机械手(4)包括支架(7),其特征在于,按一次可吸取工件数目并列设置的多个吸管移动气缸(8)与支架(7)固定连接,每个吸管移动气缸(8)的活塞杆下方固定连接竖立的吸管(9),每个吸管(9)的下端部设置用于吸取卡扣片(1)的橡皮吸盘(10),每个吸管(9)各自连接真空发生器(11)。
所述机械手装置的横向直线导轨(5)下设置丝杆(38),所述纵向直线导轨(6)整体作为横向直线导轨(5)的滑块,所述机械手支架(7)作为纵向直线导轨(6)的滑块。
所述真空发生器(11)统一并列固定安装在支架(7)上,每个吸管(9)的侧面开设通气孔,并用气管(25)连接各自的真空发生器(11)。
所述机械手(4)的多个吸管移动气缸(8)上方设置固定板(27),所述多个吸管移动气缸(8)并列固定安装在该固定板(27)下面,固定板(27)上方设置转动气缸(26),该转动气缸(26)的转轴与所述固定板(27)固定连接。
本发明机械手装置,可以按设定要求实现同时吸取多个工件,分别放置在指定位置;尤其适合用于水切卡扣装配,实现从输送卡扣片的直线轨道末端同时吸取多个卡扣片,然后按设定要求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指定位置;本发明机械手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动作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卡扣片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水切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水切与卡扣片组装状态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水切与卡扣片组装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机械手装置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机械手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水切与其卡扣设计方案,每个水切2配置5个卡扣片1,卡扣片1的端部设有倾斜延伸片,装配时将5个卡扣片1压入水切2的V形开口处。5个卡扣片1按设定间距沿水切长度方向大体呈均匀分布,如图4所示;每个卡扣片1与水切的断面形态如图3所示。
如图5、图6所示,本发明机械手装置包括可以一次抓取多个工件的机械手4,实现机械手4横向移动的横向直线导轨5,与实现机械手4纵向移动的纵向直线导轨6,机械手4包括支架7,并列设置的5个吸管移动气缸8与支架7固定连接,每个吸管移动气缸8的活塞杆下方固定连接竖立的吸管9,每个吸管9的下端部设置用于吸取卡扣片1的橡皮吸盘10,每个吸管9各自连接真空发生器11。真空发生器11可统一并列固定安装在支架7上,每个吸管9的侧面开设通气孔,并用气管25连接各自的真空发生器11。真空发生器11可直接购得,它是利用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喷管出口周围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吸附腔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真空度;由于各个吸管9各自连接真空发生器11的吸附腔,所以当真空发生器11工作时吸管9内形成负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5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壳体多轴钻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