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结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2615.5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4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冬萍;姜克儒;雷慧;刘小龙;张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高压 输电 线路 电磁 环境 结构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特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技术领域和电磁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优化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结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我国电网规模迅猛扩大,输电电压等级也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特高压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将进入全面建设高峰。电网的大规模建设,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力供需的紧张状况,但另一方面却导致输电线路周边环境电磁场恶化。有研究表明,高压输电线路所产生的工频电场和磁场对人体具有潜在的健康威胁。近三十年来,国际上关于工频电场和磁场长期生物效应的研究一直非常热烈。尽管所得研究结论存在很大的非一致性,但是这一系列研究经媒体报道,给公众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了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污染的担忧和恐惧。来自公众的阻力使得变电站、输电线路走廊的选址困难,建设成本提高。输电电压等级发展到特高压阶段,电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电网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特别提出了关于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保安全标准。我国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控制标准主要执行依据是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规范》推荐居民区输电线下离地1.5m处的工频电场限值为4kV/m,工频磁场限值为100μT。我国新建的电力设施都要求电磁环保标准,只有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式投入运行。电、磁场限值成为决定输电线路结构、影响建设成本的主要因素。
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关注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问题。分别提出了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计算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杆塔高度、相导线结构布置、导线分裂形式等因素对电场、磁场强度和分布特征的影响,结论是优化输电线路结构设计,可有效控制和削弱环境电磁场。但是,现有文献大多采用的分析方法是针对某一特定线路,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线路结构参数,得到电场或者磁场的变化规律,以此得出结论,并没有提出真正意义上的、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线路的结构优化设计算法。此外,对于某一线路结构,线下电场、磁场强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不一定相同,上述影响因素对于两类场值的影响规律也不尽相同、甚至作用效果相反。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线路结构设计优化算法,从整体对输电线下工频电场、磁场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套完整的理论算法,在满足线路绝缘条件的前提下,搜寻使线下工频电磁环境最优的线路结构布置,从而优化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结构设计。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优化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结构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01、获取超/特高压输电线分裂导线数n1、分裂子导线半径r及分裂圆半径R,并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每相导线的等效半径R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26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服务平台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薄片粘贴方法以及薄片粘贴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