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1.27mm间距的线簧式电连接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81425.1 | 申请日: | 2013-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6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军龙;程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33 | 分类号: | H01R13/33;H01R31/06;H01R31/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1.27 mm 间距 线簧式电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1.27mm间距的线簧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线簧插孔具有插拔力小、接触电阻小的特点,当插针插入插孔时,这些弹性金属丝分别紧紧地包裹在插针周围,构成多线接触,可以达到一对针孔相当于几对普通针、孔并联使用的作用,具有接触电阻低而稳定、插拔力小、接触件磨损低和插拔寿命长的优点,且抗强力振动冲击的能力强,由于连接器的功能正常发挥依赖于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而电磁波、震动等可以对连接器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造成致命影响,因此,对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连接器,需具有良好的防电磁波和防震动的性能,现有技术的连接器虽然抗振动冲击力强,但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连接器的稳定性,并且线簧孔的结构完全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加工过程繁琐、成本高且体积大,线簧孔在1.27mm及以下间距的连接器中无法正常插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稳定性低、成本高和无法适用1.27mm间距连接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1.27mm间距的线簧式电连接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适用于1.27mm间距的线簧式电连接器,其要点是它包括金属屏蔽壳体;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内壁的两端处分别设有定位环和固定卡槽;所述金属屏蔽壳体内设有外壁带凸台的绝缘安装板;所述绝缘安装板上的凸台与金属屏蔽壳体内的定位环相互对应卡接固定;所述绝缘安装板上设有卡接线簧孔的定位孔;所述线簧孔的后部、内部和前部分别设有绝缘套管、内套和压接套;所述线簧孔内部的内套上绕接有铍青铜丝;所述一端带有固定卡槽的金属屏蔽壳体内设有密封胶;所述密封胶通过扣接在固定卡槽内与金属屏蔽壳体相互密封固定连接。
本发明结构合理、设计新颖,由于线簧孔后端采用绝缘套管,不会产生因使用金属材料造成的制作加工过程繁琐、生产成本高和体积大的缺陷,并且可以适用于1.27mm及以下间距的连接器;同时,金属屏蔽外壳可以有效的阻挡电磁干扰,提高了连接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抗电磁干扰能力差、稳定性低、成本高和无法适用1.27mm间距连接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主视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线簧孔结构示意局部剖视图。
图中1、金属屏蔽壳体 2、绝缘安装板 3、线簧孔 4、密封胶 5、定位环 6、固定卡槽 7、凸台 8、定位孔 9、绝缘套管 10、铍青铜丝 11、内套 12、压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本发明它包括金属屏蔽壳体1;所述金属屏蔽壳体1内壁的两端处分别设有定位环5和固定卡槽6;所述金属屏蔽壳体1内设有外壁带凸台7的绝缘安装板2;所述绝缘安装板2上的凸台7与金属屏蔽壳体1内的定位环5相互对应卡接固定;所述绝缘安装板2上设有卡接有线簧孔3的定位孔8;所述线簧孔3的后部、内部和前部分别设有绝缘套管9,内套11和压接套12;所述线簧孔3内部的内套11上绕接有铍青铜丝10;所述一端带有固定卡槽6的金属屏蔽壳体1内设有密封胶4;所述密封胶4通过扣接在固定卡槽6内与金属屏蔽壳体1相互密封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线簧孔3由于采用了绝缘套管,减少了线簧孔的体积,使线簧孔3前套外壁小于绝缘安装板2定位孔8的内壁,可以正常安装在1.27mm间距的电连接器上;由于采用线簧孔技术,当插针插入插孔时,这些弹性金属丝分别紧紧地包裹在插针周围,构成多线接触,一对针孔相当于几对普通针、孔并联使用,极大地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
本发明采用金属屏蔽壳体,大大提高1.27mm间距电连接器可靠性,该线簧孔使用绝缘套管来取代金属套管,大大减小线簧孔的尺寸,实现了线簧孔在1.27mm间距电连接器上的应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由于采用金属屏蔽外壳,可以有效屏蔽各种电磁波的干扰,提高了连接器的可靠性。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容错能力强、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临沂市海纳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14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阿立哌唑无水物结晶B的微粒的方法
- 下一篇:蜻蜓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