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81354.5 | 申请日: | 2013-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云;万伟;金延春;张萍;杨继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丽云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25/02;A61P9/14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杨琪 | 
| 地址: | 26652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雷诺 中药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雷诺氏病,又称肢端动脉痉挛症,是一种以发作性指(趾)端皮肤苍白、青紫而后潮红,伴以疼痛和感觉异常,并因温暖而恢复正常为特征的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多发生在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发作时手足冷,麻木,偶有疼痛。典型发作时,以掌指关节为界,手指发凉、苍白、发紫、继而潮红。疾病晚期,逐渐出现手指背面汗毛消失,指甲生长变慢、粗糙、变形,皮肤萎缩变薄而且发紧(硬皮病指),指尖或甲床周围形成溃疡,并可引起感染。
对于雷诺氏病的病因,目前仍未完全明确,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寒冷刺激,神经兴奋和内分泌功能紊乱是其主要因素,其中尤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周围小动脉收缩引起指(趾)端缺血为多见。在治疗上,西医采用区域性交感神经切除或交感神经末梢切除术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首选能够削弱交感神经传导的药物等,但这些方法治疗效果均不佳,并且治疗成本较高。
雷诺氏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主要特点在于脉道阻滞不通,四肢厥逆,其成因在于人体正气先虚,阳气不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外邪所袭,风寒毒邪雍塞脉道,以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目前虽有很多中医治疗方法,但效果都不够理想,需要一种治疗效果更好的药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效果更好的用于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补骨脂6~9份,百合6~12份,苏木4~6份,莪术4~6份,大黄10~20份,丹参7~9份,瓜蒌4~7份,昆布4~6份,金银花6~12份,姜黄4~6份,夏枯草4~6份。
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补骨脂6份,百合10份,苏木6份,莪术6份,大黄12份,丹参9份,瓜蒌6份,昆布6份,金银花9份,姜黄6份,夏枯草6份。
所述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用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重量倍数)水,煎1.5~2h,过滤,第二次向滤渣中加6倍量(重量倍数)水,煎1~2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1.05(25℃测),即得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装瓶,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备用。
本发明的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使用时,取l00ml,加开水至200ml,熏洗患处,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左右。
本发明的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具有以下功效:
(1)改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增加肢体血流量,改善局部组织营养。
(2)扩张周围血管,解除血管痉挛。
(3)具有抗凝、抗血栓和促纤溶作用。
(4)降血脂和促进粥样斑块消退。
(5)抗炎解热,促进炎症吸收。
(6)促进增生性病变的软化和消退。
(7)促进组织修复,使创口愈合。
本发明的治疗雷诺氏病的药制剂,经临床验证,显效率62.7%,见效快,疗效好,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临床资料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制备一种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补骨脂600g,百合1000g,苏木600g,莪术600g,大黄1200g,丹参900g,瓜蒌600g,昆布600g,金银花900g,姜黄600g,夏枯草600g。
制备方法为:上述药物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2h,双层纱布过滤,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2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25℃测),装瓶,每瓶为200ml,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备用。
实施例2 制备一种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补骨脂6g,百合12g,苏木4g,莪术6g,大黄10g,丹参9g,瓜蒌4g,昆布6g,金银花6g,姜黄6g,夏枯草4g。
制备方法为:上述药物混合,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2h,双层纱布过滤,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2h,过滤,合并两次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25℃测),密封,置阴凉干燥处,备用。
实施例3 制备一种治疗雷诺氏病的中药制剂
配方为:补骨脂9g,百合6g,苏木6g,莪术4g,大黄20g,丹参7g,瓜蒌7g,昆布4g,金银花12g,姜黄4g,夏枯草6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丽云,未经王丽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13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