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镜头可调的抗震CCD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81273.5 | 申请日: | 2013-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叶凌云;宋开臣;张建;李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37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周烽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可调 抗震 ccd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镜头可调的抗震CCD安装结构设计方法,保证CCD图像传感器的稳定运行。
背景技术
在空间卫星运行过程中,姿态信息是影响卫星运动轨迹和指向的重要参数。获取姿态信息的设备称为姿态测量系统,是卫星控制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空间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控制卫星平稳地保持在某个姿态或平稳运动的前提,也是建立卫星姿态控制与稳定基准的测量仪器。确定卫星姿态的一般方法是选择一个可靠的参考系,如惯性空间坐标系、地球坐标系、太阳或恒星坐标系等,根据的参照系,应用相应的星光摄像机,根据星光摄像机所测量出的相对参考系的信息变化计算出卫星的姿态变化。星光摄像机作为姿态控制系统的测量部分,测出卫星相对于某一基准方位的姿态信息,这些测量信息被输入姿态估计器,用以确定卫星的某一轴方向或三轴方向的指向。
星光摄像机主要由光学系统,图像传感器部分、图像信号处理部分和控制部分构成。其中光学系统与图像传感器(CCD图像传感器)部分的结构对于星光摄像机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CCD图像传感器一般没有安装配件,在星光摄像机的工作过程中易受到外界振动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结构设计时必须专门对CCD图像传感器进行抗震安装结构设计。同时,由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面积有限,在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保证光学系统的中心轴与CCD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中心重合。现有星光摄像机没有针对CCD图像传感器的抗震结构设计,也没有设计可以调节的光学系统,这不利于星光摄像机的稳定、高性能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镜头可调、有效抗震的CCD安装结构,提高星光摄像机的工作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镜头可调的抗震CCD安装结构,包括:镜头、镜头座、CCD固定板、CCD图像传感器、CCD驱动板、导热铜板和外壳;所述镜头与镜头座螺纹旋接,镜头轴向位置可调,所述镜头座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具有三个侧向紧定螺钉,彼此间的夹角为120°,通过改变侧向紧定螺钉的位置微调镜头的径向位置,使镜头的中心轴与CCD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的中心重合;所述CCD图像传感器下表面连接在导热铜板的导热铜板凸台上;CCD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通过CCD固定板固定,CCD固定板与导热铜板之间固定连接;CCD图像传感器的管脚穿过CCD驱动板上的32个CCD管脚通孔并焊接在CCD驱动板上,可以限制CCD图像传感器轴向和径向的偏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镜头可以沿轴向和径向调节位置,使镜头的中心轴和CCD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区域的中心重合,提高CCD图像传感器感光单元的使用率。CCD图像传感器采用抗震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减小CCD图像传感器在运动过程中的偏移,降低误差,保证CCD图像传感器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装配过程Ⅰ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装配过程Ⅱ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装配过程Ⅲ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装配过程Ⅳ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镜头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CCD固定板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CCD驱动板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导热铜板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CCD安装结构的外壳示意图。
图中,镜头1、镜头座2、CCD固定板3、CCD图像传感器4、CCD驱动板5、导热板6、外壳7、镜头安装槽2a、镜头座安装通孔2b、矩形通孔3a、 定位通孔3b、CCD驱动板安装通孔5a、CCD管脚通孔5b、导热铜板凸台6a、 M2螺纹孔6b、导热铜板通孔6c、导热铜板螺纹孔6d、镜头座安装螺纹孔7a、侧向紧定螺钉7b、外壳螺纹孔7c、散热肋片7d、镜头口7e。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的CCD安装结构包括:镜头1、镜头座2、CCD固定板3、CCD图像传感器4、CCD驱动板5、导热铜板6、外壳7
CCD安装结构的装配过程如图1~4所示,安装过程顺序为Ⅰ、Ⅱ、Ⅲ、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12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