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80158.6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丁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县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P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66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胃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由各 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习惯、药物、情绪、吸烟、饮酒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多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腹胀、嗳气、恶心等症状。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反酸”、“嘈杂”等疾病的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素体虚弱、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的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所致
目前,当患者胃部不适时,通常会采用西药来治疗,但是,大部分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根除病症,而且长期服用西药会产生一定的依赖性和抗药性,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它疗效好,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银毛委陵菜13-17、建曲4-8、山药13-17、神曲4-8、炒麦芽10-14、白梅花6-10、蒲公英1-5、炒卜子6-10、云苓4-8、尖头瓶尔小草1-5、白术6-10、枳壳10-14、陈皮4-8。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银毛委陵菜15、建曲6、山药15、神曲6、炒麦芽12、白梅花8、蒲公英3、炒卜子8、云苓6、尖头瓶尔小草3、白术8、枳壳12、陈皮6。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利用各味药的综合作用治疗慢性胃炎,无毒副作用,标本兼治,疗效明确,具有益气健脾、和胃安中,消炎止痛的功效,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银毛委陵菜15、建曲6、山药15、神曲6、炒麦芽12、白梅花8、蒲公英3、炒卜子8、云苓6、尖头瓶尔小草3、白术8、枳壳12、陈皮6。
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方某,男,22岁。患有慢性胃炎3年,前后反复发作,上腹部经常感到不适,期间服用西药治疗,疗效不明显。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2周后,患者治愈,随访无复发。
病例二:
庄某,男,18岁。饮食不规律导致经常胃痛、胃胀,至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半月后,患者治愈,随访无复发。
病例三:
孙某,女,24岁。主诉:2年前,上腹部开始隐痛伴腹胀,餐后加重,伴返酸嗳气,无呕吐,便秘等症状。诊断:慢性糜烂性胃炎。采用本发明中药治疗1周后,患者上腹痛及腹胀症状好转,便秘症状消失;继续服用2周后,患者治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县中医院,未经太和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80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