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造件余热淬火机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9572.5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刚;杨兴道;曲永哲;万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升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21215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余热 淬火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件的淬火机床,尤其涉及链轨节、支重轮锻造件的淬火处理。
背景技术
当前链轨节、支重轮锻造件普遍采用的是,锻造件锻造完成后自然冷却,转入机加工车间进行粗加工,粗加工完成后进行热处理调质在此过程中需把工件加热,在加热工件时需耗费大量的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锻造完成后,利用锻件的余热进行热处理,旨在减少工件在后期的热处理所消耗的大量电能,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锻造件余热淬火机床,包括由履带板结合链条、链轮构成的锻造件输入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的末端设置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10的位置为机械手传递单元持取锻造件的起始端,所述机械手传递单元将持取锻造件输送至末尾端的淬火槽内;所述淬火槽内盛有淬火液;所述淬火槽内还设置有将淬火后的锻造件送出的输出单元。
其中,本发明所述锻造件为链轨节、支重轮。所述淬火槽可以是水箱,相应的淬火液为水。优选方式下,所述输出单元为网带式传输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涉及的输入单元、机械手传递单元、输出单元的机械结构根据被热处理工件的具体特点设计,可以选有现有技术方式下可行的机械设备或机构,主要是定位工装的不同,根据被热处理工件的不同,所使用的工装不同。
本发明利用锻件余热进行热处理的设备,采用数控全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控制精度,使热处理的合格率控制在99%以上,具有如下优点:
1、工件温度自动检测。
2、工件自动搬运淬火。
3、工件冷却时间自动控制。
4、工件自动搬运出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锻造件余热淬火机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锻造件余热淬火机床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向投影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锻造件余热淬火机床,包括由履带板结合链条、链轮构成的锻造件输入单元9,所述输入单元9的末端设置有温度探头10;所述温度探头10的位置为机械手传递单元持取锻造件的起始端,所述机械手传递单元将持取锻造件输送至末尾端的淬火槽内;所述淬火槽内盛有淬火液;所述淬火槽内还设置有将淬火后的锻造件送出的输出单元。
图中,标号1为水箱,用作淬火槽;标号2为提升设备,为机械手传递单元的一部分;标号3为设备支架的加强筋结构;标号4为夹持机械手,为机械手传递单元的一部分;标号6为旋转机械手,为机械手传递单元的一部分;标号7为被热处理工件。
本发明设备的使用流程,针对链轨节和支重轮分别说明如下:
把锻造完成链轨节工件放在传输辊轮上,辊轮把工件传输到温度检测处,检测工件温度达到淬火要求后,机械手负责把工件抓起放入盛有淬火液的淬火槽内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槽内由网带式传输机负责按规定冷却时间,把工件输送出去,完成余热淬火工序。
支重轮的处理,把锻造完成的支重轮工件放在传输辊轮上,辊轮把工件传输到温度检测处,检测工件温度达到淬火要求后,机械手负责把工件抓起放入盛有淬火液的淬火槽内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槽内由网带式传输机负责按规定冷却时间,把工件输送到出料机械手处,出料机械手负责把处理好的支重轮从淬火槽内拿出,完成余热淬火工序。
以上步骤在数控电脑的控制下完成,控制精度高,实现全自动控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能源消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升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升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9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件快速淬火装置
- 下一篇:热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