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原鲤人工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78279.7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2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蔡焰值;蔡煜;汪亮;雷晓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原鲤 人工 繁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原鲤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岩原鲤(学名:Procypris rabaudi)为鲤科原鲤属的鱼类,俗名水子、黑鲤鱼、岩鲤、墨鲤,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支流、云南分布于金沙江等,多见于江河中底质多岩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乐山、丰都。分布于长江上游干支流。在长江上游渔业中,经济价值较高。产量不高,但它具有体腔小,肉原质嫩,味鲜美等优点,为人们所喜爱,中型的上等经济鱼类。近些年来长江上游支流筑坝闸,阻隔了岩原鲤迁徙至产卵场的通路;再者高强度捕捞,尤其是大规模的电捕,对其资源的破坏极为严重;加之沿江工厂污水排放造成水质恶化等致危因素影响,而本种鱼类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群体得不到及时补充,故野生群体正趋于逐年减少。但是其人工繁殖和养殖成活率仅有43%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育苗成活率较高的岩原鲤人工繁育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岩原鲤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从天然水域中选择岩原鲤成鱼或苗种经培育成亲鱼,用作繁殖的亲鱼应符合亲鱼选择的生物学物特征与体重1.2千克以上的要求;初产亲鱼在产卵前1年进入亲鱼培育池培育,经产卵亲鱼产后即入亲鱼培育池培育,每亩放养量为120尾~150尾,可搭配花白鲢90尾-100尾,雌、雄亲鱼放养比例以1:1搭配;然后到了岩原鲤的产卵季节采用人工催产,雌、雄亲鱼比例为1∶1,产卵水温范围为18℃~26℃,适宜水温为20℃~24℃;人工催产后进行受精阶段;接着进行鱼苗培育,采用鱼苗培育池;最后进行鱼种培育。
按以上方案,符合亲鱼选择的生物学物特征如下:体长形,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而平直,头短,近圆锥形,头背在鼻孔前方常凹陷;吻稍尖,吻长大于眼径,小于眼后头长;口亚下位,深弧形,口裂未端位鼻孔之前的下方;唇发达,具乳突;唇后沟中断;具须,吻须及口角须各1 对,口角须略长于吻须;眼中等大,侧上位;眼间宽而稍突;眼间距大于眼径;鳃盖膜在前鳃骨后缘的下方与峡部相连;峡部较宽;鳞中等大,峡部鳞小;侧线平直,向后伸达尾鳞基;体长10.92~47.3cm的个体,实测性状比例值如下:体长为体高的2.83~3.21倍,为头长的3.88~4.66倍,为尾柄长的5.18~6.42倍,为尾柄高的6.45~7.57倍;头长为吻长的2.57~3.61倍,为眼径的5. 04~5. 86倍,为眼间距的2. 47~2. 89 倍,为尾柄长的1. 22~1. 76倍,为尾柄高的1. 51~2. 08 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8~1. 47 倍。
按以上方案,所述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池为土池,面积为1000㎡~1500㎡;水深为1.5m~2.0m;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外,溶解氧应保持在6㎎/L以上、pH值6.8~8.5,水温为4℃~30℃,以18℃~26℃为宜,在亲鱼培育池中放置大型瓦罐以便亲鱼栖息,所述瓦罐口径大于40cm。
按以上方案,所述亲鱼饲料种类:有鲜动物性水蚯蚓,粗蛋白含量40~43%动植蛋白比为1:1.15配合饵料,应符合GB 13078 的规定;投饵方式与投饵量:亲鱼培育池中每666.7㎡的搭饵台2个,将颗粒饵料投入饵料或水蚯蚓台上,日投喂量按亲鱼体重的1.5%~3.5%,每次投饵后以1h内吃完为度,每日投喂2次。
按以上方案,进行人工催产时采用的催产药物包括鲤鱼脑垂体(PG)、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DOM)、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无鳞鱼激素及鱼用高效催产合剂。
按以上方案,所述催产药物采用胸鳍基部或背部肌肉注射,雌鱼催产药物总剂量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总剂量的1/8~1/10,间隔10h~16h后进行第二次注射,注射剂量为全部余量;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性注射,其药物剂量为雌鱼总剂量的1/3~1/2。
按以上方案,人工催产后进行受精阶段,当自然受精时产卵池清洗干净,在池底部设置一个棕片产卵巢,用砾石压固,加水至0. 6m~0.8m深,亲鱼第二次注射催产剂后按1:1配组,放入产卵池,用微流水暂养,待亲鱼产完卵后捞出鱼巢;悬挂在孵化桶中流水孵化;孵化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其中水体的溶氧量应在6㎎/L以上,pH值为6.8~8.2,保持水质清新,孵化用水用规格为24孔/㎝锦纶或涤纶网布过滤,用于防止敌害生物进入;孵化水温范围为20℃~26℃,适宜水温为22℃~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8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淡水草鱼的组合式养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添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