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7768.0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8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石以瑄;邱树农;邱星星;石宇琦;吴杰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以瑄;邱树农;邱星星;石宇琦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9/47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2221 | 代理人: | 徐鸣 |
地址: | 加拿大魁北克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良 栅极 电子 迁移率 晶体管 | ||
1.一种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用于高功率的切换和放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100),有一个衬底(110),一个复合外延通道层(120),一个突出层(120LL,120LR),一个源极接触(130),一个漏极接触(140),定出一个通道区(150),有一个通道区长轴(150A),一个通道区宽(150W),一个通道区长(150L)和一个栅极(160),有一个栅极长(160L),一个栅极宽(160W)和一个栅极搭线区(160P),形成一个到该通道区(150)的整流或肖特基接触;其中该栅极(160)有一个用于形成该肖特基接触的具有第一栅极层厚度(161T)的第一栅极层(161),一个用于增强附着力的具有第二栅极层厚度(162T)的第二栅极层(162),和一个具有第三栅极层厚度(163T)的第三栅极层(163),用以减低该栅极(160)沿着栅极宽度(160W)方向或通道长轴(150A)方向的电阻,该源极接触(130)和漏极接触(140)之间的电阻由加到该栅极(160)和源极接触(130)之间的电压来调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层(161),其材料为镍铬合金NixCr1-x或镍钨合金NiyW1-y,其中x<0.4,y<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层(162)的材料选自:钛或钛钨,以增强所述第一栅极层(161)和第三栅极层(163)之间的附着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栅极层(163)的材料可选自:金、铜或它们的熔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在选用铜作为第三栅极层(163)的材料时,需要加一个具有第四栅极层厚度(164T)的第四栅极层(1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栅极层(164),其材料为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极接触(140)和源极接触(130)是复合金属层,其材料选自下述金属群:钛、钨、铂、铝、金和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外延通道层(120)含有一个缓冲层(120B)、一个通道层(120C)、一个肖特基层(120S)、一个源极欧姆接触层(120OMS)、一个漏极欧姆接触层(120OM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20B)的材料是多层的氮化铝-氮化镓铝。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层(120C)的材料是未掺杂或局部掺杂的氮化镓或氮化镓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肖特基层(120S)的材料是未掺杂或掺杂的氮化镓铝。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极欧姆接触层(120OMS)和漏极欧姆接触层(120OMD)的材料是高掺杂的氮化镓铟或氮化镓。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改良栅极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栅极(160)沉积到一个复合外延通道层(120)表面的肖特基层(120S)上,该栅极(160)有一个栅极头部(160H), 一个栅极头部高(160HH),一个栅极头部长(160HL),一个栅极根部(160S),一个栅极根部高(160SH), 一个栅极根部长(160SL),该栅极头部(160H) 有一栅极头部中心线(160HC),栅极根部(160S) 有一栅极根部中心线 (160SC),栅极头部中心线(160HC)和栅极根部中心线 (160SC)处在水平方向不同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以瑄;邱树农;邱星星;石宇琦,未经石以瑄;邱树农;邱星星;石宇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77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乳头皲裂的中药组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