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根据当前状态发送回复消息的电子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7210.2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6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朴永秀;梁弘锡;金良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韩素云;刘奕晴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装置 预设 联系人号码 发送方 回复消息 状态发送 自动回复 消息状态 消息发 | ||
提供了一种用于根据当前状态发送回复消息的电子装置和方法。所述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确定所接收的消息是否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当所接收的消息未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时,确定发送方电子装置的联系人号码是否是预设的联系人号码;当发送方电子装置的联系人号码是预设的联系人号码时,相应于预设的自动回复消息状态将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发送方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回复消息的设备和方法。更具体地讲,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当被接收的消息未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或者被确认的消息的回复消息未在预设时间内被发送时自动地发送回复消息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呼叫者试图向被呼叫者进行呼叫时,被呼叫者可在被呼叫者的电子装置开启时或者在电子装置处于节电模式时检查所述呼叫。
然而,在将消息发送给被呼叫者之后,呼叫者仅可确认被呼叫者是否接收到所述消息,但不能获得被呼叫者的状态。例如,即使当消息的接收被确认或者未被确认时,被呼叫者也不可以根据情况或任务写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呼叫者不能确定被呼叫者为什么不回复消息,从而提升了关于呼叫者与被呼叫者之间的信任的关注。
因此,需要这样一种方法,该方法用于当接收到消息的电子装置确定与发送所述消息的电子装置相关联的联系人号码对应于预设的联系人号码时自动地确定用户的状态并自动地将回复消息发送给呼叫者电子装置。
以上信息仅表示为用于帮助本公开的理解的背景信息。关于以上描述中的任何一项是否可适用为对于本公开的现有技术,没有确定且没有断言。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方面解决以上提及的问题和/或缺点并且至少提供以下描述的优点。因此,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当所接收的消息未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或者所确认的消息的回复消息未在预设时间内被发送时自动地发送回复消息的设备和方法。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过仅当发送消息的电子装置的联系人号码是预设的联系人号码时才自动地发送回复消息来保护用户的隐私的设备和方法。
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通过自动地检测当前状态来基于用户的当前状态编写和发送消息的设备和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操作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所接收的消息是否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当所接收的消息未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时,确定发送方电子装置的联系人号码是否是预设的联系人号码;当发送方电子装置的联系人号码是预设的联系人号码时,相应于预设的自动回复消息状态将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发送方电子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可包括:确定电子装置是否开启,并且当电子装置关闭时,在电子装置开启之后接收至少一个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当电子装置开启时,确定当前操作模式是否被设置为节电模式;并且当当前操作模式被设置为节电模式时,在当前操作模式切换到正常模式之后接收至少一个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当电子装置开启时,确定当前操作模式是否被设置为节电模式;并且当当前操作模式未被设置为节电模式时,接收消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当所接收的消息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时,确定所接收的消息的回复消息是否在预设时间内被发送给发送方电子装置;并且当所接收的消息未在预设时间内被确认时,确定所接收的消息的回复消息未在预设时间内被发送给发送方电子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当发送方电子装置的联系人号码是预设的联系人号码时相应于预设的自动回复消息状态将自动回复消息发送给发送方电子装置的步骤可包括:确定预设的自动回复消息状态;当自动回复消息状态被设置为发送第一消息时,确定当前状态以产生第一消息;产生与所确定的当前状态相应的第一消息;并且将所产生的第一消息发送给发送方电子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72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