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LED显示面板以及用于该OLED显示面板的蓝光滤除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76538.2 申请日: 2013-11-18
公开(公告)号: CN103646957A 公开(公告)日: 2014-03-19
发明(设计)人: 何志江;马绍栋;黄初旺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7/32 分类号: H01L27/32
代理公司: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代理人: 曾耀先
地址: 201508 上海市金山区***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oled 显示 面板 以及 用于 蓝光滤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尤指一种具有蓝光滤除效果的显示面板及其滤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关于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不会损害健康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而争论与研究的焦点大部分集中在电子产品中显示面板的辐射问题上。

目前LCD与OLED技术的日益完善,已经逐渐替代了原有的CRT显示器。相比CRT显示器来说,LCD与OLED释放的辐射会相对小很多。但是,LCD与OLED面板的辐射对于人眼的伤害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可见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而电磁波就是电磁辐射。因而,广义上讲,可见光也就是一种电磁辐射,只是通常认为,可见光对人体危害不大。可见光是指电磁波谱中波长约在390-760纳米范围内且为肉眼可见的电磁辐射。在各种可见光中,蓝光的波长在400-500纳米之间,科学研究证实:视网膜细胞含有一种异常的视黄醛,英文名叫A2E。A2E有两个吸收峰,一个在紫外区的335NM,另一个在蓝光区的435NM。A2E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在没有光照黑暗的条件下具有毒性。在光照条件下其毒性大大地增加。目前最流行LCD与OLED的光源中含有异常的高能短波蓝光。所谓高能短波蓝光,目前的理解就是,位于A2E吸收峰的波长在435NM-440NM的高强度高亮度的蓝光。

高能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损害作用,第一步是由于A2E在蓝光区有吸收峰,所以高能短波蓝光能激发使其释放出自由基离子。第二步是这些自由基离子增大了它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坏作用从而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再引起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光敏感细胞的功能是接受人射光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后者再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后成像。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因此,目前的显示面板技术确实尚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显示面板,用于避免其产生高能短波蓝光对人眼造成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OLED显示面板的蓝光滤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板;在所述基板上依次设置阳极层、谐振腔以及阴极层;调整所述谐振腔的腔长,从而控制出光中预设波长段的蓝光能量占比。

当适当调整谐振腔的腔长时,可使蓝光的波峰发生红移,本发明利用该原理,对出光中预设波长的蓝光能量占比进行调整,从而避免高能短波蓝光对人眼造成伤害。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谐振腔中的蓝光材料的发射波峰为400nm~450nm,所述谐振腔的腔长为160nm~300n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谐振腔中的蓝光材料的发射波峰为400nm,所述谐振腔的腔长为160n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谐振腔中的蓝光材料的发射波峰为406nm,所述谐振腔的腔长为180n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谐振腔中的蓝光材料的发射波峰为443nm,所述谐振腔的腔长为215n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谐振腔中的蓝光材料的发射波峰为450nm,所述谐振腔的腔长为300n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阳极层设置为全反射,所述阴极层设置为半穿透半反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OLED显示面板,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设于基板上的阴极层与阳极层,且所述阴极层与阳极层之间设有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的腔长为160nm~300nm。。

附图说明

图1为OLED显示面板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随谐振腔的腔长改变,蓝光波峰红移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较佳实施例中,随谐振腔的腔长改变,蓝光波峰红移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随谐振腔的腔长改变,蓝光波峰红移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中,随谐振腔的腔长改变,蓝光波峰红移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首先参阅图1所示,OLED显示面板1包括基板(图中未示出),以及设于基板上的阴极层11与阳极层12,且所述阴极层11与阳极层12之间设有谐振腔13;该谐振腔13主要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等,该阳极层12设置为全反射,阴极层11设置为半穿透半反射,光波在其中来回反射从而提供光能反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6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