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6269.X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6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卫;孟祥林;黄晓军;张丽;张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04;B04C5/081;B04C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进口 出口 旋风 分离器 | ||
1.一种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包括旋风筒体(1),所述旋风筒体(1)的下端依次设有锥体(2)、中间灰斗(3)和排污口(4),所述旋风筒体(1)的上端设有进气组件(5)和排气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5)包括分别布置与旋风筒体(1)上的左进气口(51)和右进气口(52),所述左进气口(51)和右进气口(52)分别沿着旋风筒体(1)的切线方向布置且两者相对旋风筒体(1)的轴线呈中心对称布置,所述左进气口(51)、右进气口(52)与旋风筒体(1)之间的连通处分别设有弧形导流板(53),所述左进气口(51)、右进气口(52)的进气分别经过弧形导流板(53)导流后进入旋风筒体(1)内部,所述弧形导流板(53)的顶部与旋风筒体(1)之间设有间隙(54);所述排气组件(6)包括排气外管(61)、连接件(62)和排气内管(63),所述排气内管(63)插设布置于排气外管(61)中且通过连接件(62)与排气外管(61)相连,所述排气内管(63)与排气外管(61)同轴布置,所述排气外管(61)由相互连接的外管筒(611)和外锥形管(612)组成,所述排气内管(63)由相互连接的内管筒(631)和内锥形管(632)组成,所述外管筒(611)通过连接件(62)与内管筒(631)相连,所述内锥形管(63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槽孔(6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筒体(1)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左进气口(51)、右进气口(52)一一对应的开口(11),所述左进气口(51)、右进气口(52)分别通过对应的开口(11)与旋风筒体(1)的内腔连通,所述弧形导流板(53)分别布置于开口(11)的一侧,所述开口(11)为梯形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53)的圆心角α大小为0~25°;所述左进气口(51)、右进气口(52)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边与短边之间的比值为1.5~3.0,所述长方形的面积与旋风筒体(1)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为0.19~0.32;所述间隙(54)的宽度与所述长方形的长边长度之间的比值为0.1~0.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筒(611)的直径与内管筒(631)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为1.1~1.5;所述外锥形管(612)下端的直径与内锥形管(632)下端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为1.1~1.5;所述外锥形管(612)的高度与内锥形管(632)的高度之间的比值为0.3~1.0;所述内锥形管(632)下端的直径与旋风筒体(1)的直径之间的比值为0.1~0.5;所有槽孔(633)的总面积与外管筒(611)的横截面积之间的比值为0.5~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双进口双出口的旋风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633)为等腰梯形孔,所述等腰梯形孔的长底边位于内锥形管(632)的上侧,所述等腰梯形孔的短底边位于内锥形管(632)的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卓旋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626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管与枪头加热器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立式矿料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