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采动区输电铁塔纠偏顶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5656.1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舒前进;袁广林;王丽彬;任秀生;李庆涛;王玮;宋巍;王文龙;李青;徐支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采动区 输电 铁塔 纠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铁塔纠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煤矿采动区输电铁塔纠偏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煤矿采动区地质结构的变化,建设在采动区的输电铁塔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下沉和倾斜,给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目前解决该问题的做法是当输电铁塔倾斜后,采用对铁塔结构或基础进行改造的方式进行纠偏。采用这种方法,工器具用量大、现场布置较复杂、工作量和工人劳动强度都比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采动区输电铁塔纠偏顶升装置,在施工方便、使用工器具少的情况下,对倾斜的输电铁塔进行纠偏,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采动区输电铁塔纠偏顶升装置,包括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地脚螺栓和可顶升塔脚板;可顶升塔脚板包括底板和焊接在底板上的铁塔主材连接板,铁塔主材连接板与铁塔主材沿边沿焊接,可顶升塔脚板的底板通过地脚螺栓与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相连;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上设有可安放千斤顶的加载孔;所述的地脚螺栓外露丝扣长度不短于150mm。
优选地,底板上焊接有加劲板,加劲板与铁塔主材连接板垂直焊接。
优选地,加载孔为长方体结构。
优选地,所述加载孔的尺寸宽×长×高不小于150mm×200mm×300mm。
优选地,所述地脚螺栓外露丝扣长度为150mm—300mm。
本发明在进行基础施工时,预留可安放千斤顶的加载孔,并且在安装铁塔的同时安装可顶升塔脚板。铁塔发生倾斜时,松开地脚螺栓,将千斤顶放在加载孔内,采用千斤顶顶升塔脚板,便能够安全、准确、可靠地对发生倾斜的输电铁塔进行纠偏;本发明在输电铁塔发生倾斜时,松开地脚螺栓,使用千斤顶直接顶升塔脚板就可以进行纠偏,能方便地对倾斜的铁塔进行连续调整,有效地减小铁塔的倾斜角度,施工方便,使用的工器具少,可靠性高;能够显著减少地表变形在输电铁塔上产生的附加应力,使输电铁塔能够经受煤矿采动的影响,进而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的俯视图;
图4为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的左视图。
图中:1、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2、千斤顶,3、地脚螺栓,4、可顶升塔脚板,5、铁塔主材,6、底板,7、加载孔,8、铁塔主材连接板,9、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1,地脚螺栓3和可顶升塔脚板4;可顶升塔脚板4包括底板6和焊接在底板6上的铁塔主材连接板8,铁塔主材连接板8与铁塔主材5沿边沿焊接,可顶升塔脚板4的底板6通过地脚螺栓3与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1相连;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1上设有可安放千斤顶2的预留加载孔7;所述的地脚螺栓3外露丝扣长度不短于150mm。
底板6上焊接有加劲板9,加劲板9与铁塔主材连接板8垂直焊接,由于加劲板9的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本装置的承载力。
为了便于容纳千斤顶2,加载孔7为长方体结构。
为了能够容纳千斤顶2,所述加载孔7的尺寸宽×长×高不小于150mm×200mm×300mm。
所述地脚螺栓3外露丝扣长度为150mm—300mm,在此长度范围内,方便可顶升塔脚板4的安装和拆卸。
本发明中,通过在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1上预留可安放千斤顶2的加载孔7,并且在安装铁塔的同时施工可顶升塔脚板4,即铁塔主材连接板8与铁塔主材5焊接,并与加劲板9同时焊接于底板6上。当铁塔发生倾斜时,只需要松开地脚螺栓3,将千斤顶2放在混凝土长柱独立基础1预留的加载孔7内,使用千斤顶2顶升可顶升塔脚板4,就可以对倾斜的输电铁塔进行纠偏,纠偏工作完成后,紧固地脚螺栓3即可。本发明在施工方便、工器具少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减小铁塔的倾斜角度,并且可以进行连续调整,减少地表变形在输电铁塔上产生的附加应力,使铁塔能够经受煤矿采动的影响,进而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5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