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化成蓄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5348.9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3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林;柴成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7 | 分类号: | H01M4/57;H01M4/6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455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成 蓄电池 正极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化成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
背景技术
蓄电池可以分为内化成和外化成,外化成所用板栅含锑含镉,内化成所用板栅含钙。外化成过程中充电化成时间短,极板化成彻底,另外,极板化成好坏也可以直观判定筛选。板栅中含锑含镉的作用在于:锑能增加板栅强度,利于铅膏填涂不变形,镉则是对锑不耐腐蚀的弥补,所以含此合金的极板耐腐蚀性好,铅膏与板栅的粘结力强,界面电阻小,不容易脱粉,电池深放电寿命长。而此铅锑镉外化成电池缺点在于:1、由于蓄电池外化成过程中极板是先充电冲洗烘干再进行装配,所以导致大量污水、粉尘产生;2、外化成电池的板栅合金含镉,而镉为国家禁止的有毒金属,近年来国家对环境污染关注度日益提高,所以要求外化成必须转型为内化成,且不能采用含镉的金属。
所以,蓄电池厂家纷纷推行内化成,内化成是把极板装配在壳体内再充电化成,不用再对极板进行冲洗烘干,不会产生大量污水和铅尘;另外,由于镉合金不能使用,所以锑没有隔的弥补作用也就不能使用。因此,大家推行铅钙合金,钙也是为了增加板栅强度利于填涂铅膏,铅钙合金制成的蓄电池基本没有酸气泄出,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析气量小,自放电低,比低锑合金析氢过电位高,能够抑制气体析出。然而,此铅钙内化成电池也存在致命缺陷:板栅与铅膏的界面生成高电阻层,即硫酸钙,容易引起电池容量早期衰减。
发明内容
针对铅膏与铅钙板栅合金的界面导电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化成蓄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对正极铅膏组合物进行改良从而抑制了内化成电池前期容量衰减,延长电池深循环放电的使用寿命。
一种内化成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铅粉990~1010份,纤维0.5~1.5份,磷酸0.5~1.0份,三氧化二锑1~2份,氧化锌0.7~1.2份,三氧化二铝0.5~1.5份,碳酸氢铵0.5~0.8份,氢氧化铈0.3~0.5份,一氧化锡0.7~1.5份,水110~130份,稀硫酸80~90份。
根据上述的内化成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铅粉1000份,纤维1份,磷酸0.75份,三氧化二锑1.5份,氧化锌1份,三氧化二铝1份,碳酸氢铵0.6份,氢氧化铈0.4份,一氧化锡1.1份,水120份,稀硫酸85份。
根据上述的内化成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所述稀硫酸的密度为1.35~1.45 g/cm3,优选1.40 g/cm3。
根据上述的内化成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所述铅膏组合物的视密度为4.2~4.6 g/cm3,优选4.4 g/cm3。
根据上述的内化成电池正极铅膏组合物,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按所述组分备料:
(2)将铅粉和纤维加入和膏机内,混合搅拌1~2分钟;
(3)将磷酸、三氧化二锑、氧化锌、三氧化二铝、碳酸氢铵、氢氧化铈和一氧化锡此7种原料与水混合均匀后,再快速添加入合膏机内搅拌,添加在1~2分钟完成,目的是避免铅粉与水氧化过高,然后湿搅拌4~5分钟;
(4)将稀硫酸缓慢加入合膏机,加酸时间在12~15分钟内完成,同时持续搅拌;
(5)加酸结束后再急促搅拌4~6分钟,再调节视密度,即可出膏。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艺操作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可极大地避免正极板栅与铅膏的界面上高电阻层(CaSO4结晶)的生成,可提高铅钙合金电池的深循环性能,解决了VRLA铅钙合金电池早期容量损失的弊病。使铅钙合金板栅制成的蓄电池没有酸气泄露,有良好的密封性,析气量更小,自放电更低,兼具铅钙电池与铅锑镉合金电池的双重优点,这种板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阳极膜电性质,改善铅蓄电池的深循环耐久性能,充放电循环次数提高16%(如表1)。同时,由于多数组分是先与水一起混合再添加,采用本配方总和膏时间在23~29分钟,而常规配方和膏时间一般在35~45分钟。
组分说明
磷酸:磷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配合力,能与许多金属离子生产可溶的配合物。同时能在铅合金表面生成磷酸铅,可以延长板栅的使用寿命,减少活物质的脱落,降低氧化铅自放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53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型煤粉存储与卸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恒力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