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5335.1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詹茂华;裴圣;甘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25D21/16;C22B7/00;C22B23/0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废水处理 用工 系统 | ||
1.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分流管路,将电镀废水分为含镍废水、酸洗废液以及含氰废水三类,各路废水分别进行不同的预处理,
其中所述含镍废水经过除镍处理,回收得到硫化镍,并将除镍处理后的废水排入综合调节池;
所述酸洗废液经过回收酸处理,并将电渗析处理后的废水和酸碱废水混合排入综合调节池;
所述含氰废水经过破氰反应处理,将破氰后的出水排入综合调节池;
所述的废水在所述综合调节池内均匀水质水量后排入中和池;
对中和池内的废水进行加碱处理,调节所述废水至中性;
所述废水经过精密过滤器进入膜系统进行膜处理,所述膜系统处理回收产水排入回用车间,所述浓水经过高效蒸发器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镍废水的除镍处理包括:将收集的含镍废水经过活性炭过滤器,滤除所述含镍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将所述含镍废水经过树脂吸附塔,所述吸附塔内装有除镍树脂,所述除镍树脂上的吸附的镍和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镍液,回收所述硫酸镍液;将所述树脂吸附塔的出水排入所述综合混合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镍树脂为大孔弱酸型树脂D113或螯合树脂CH-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为浓度为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破氰反应在两级破氰池中进行,其中一级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内PH值为10-11,ORP为300mv,二级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内PH值为6.5-7.0,ORP为650mv。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回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处理包括纳滤膜处理和两级反渗透膜处理,其中
所述纳滤膜处理,通过纳滤膜将所述废水中的大分子及二价离子进行截留,并将所述纳滤膜处理后的浓水排入所述中和池,将所述纳滤膜处理后的产水排入一级反渗透膜;
所述一级反渗透膜处理,对所述废水进行进一步的浓缩处理,并将所述一级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水排入二级反渗透膜,将所述一级反渗透膜处理后的产水进行回收;
所述二级反渗透膜处理,对所述废水进行进一步的浓缩处理,并将所述一级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水排入高效蒸发器,将所述二级反渗透膜处理后的产水进行回收。
7.一种电镀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将所述电镀废水分为含镍废水、酸洗废液以及含氰废水三类废水的分流管道,所述分流管道分别和含镍废水资源化单元、酸洗废液资源化单元和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的入水口相连;
所述的含镍废水资源化单元、酸洗废液资源化单元和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的出水口同时和综合反应池的入水口相连;
所述综合反应池的出水口和所述中和池的入水口相连,所述中和池内设有出水泵,所述出水泵和精密过滤器相连;
所述精密过滤器的出水口和膜系统的入水口相连;
所述膜系统的浓水输出口和高效蒸发器相连,所述膜系统的产水输出和车间的入水管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镍废水资源化单元包括活性炭过滤器和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连接的树脂吸附塔,所示吸附塔内设有大孔弱酸型树脂D113或螯合树脂CH-9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包括一级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和二级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其中一级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内PH值为10-11,ORP为300mv,二级含氰废水预处理单元内PH值为6.5-7.0,ORP为650mv。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系统包括纳滤膜和所述纳滤膜相连的一级反渗透膜和二级反渗透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533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钻井管柱自动横向移运装置
- 下一篇:箱柜内铰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