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生态能投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4483.1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3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苗雷;田昌凤;汤涛林;顾兆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瑾瑜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生态 能投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投饵装置,利用鱼类摄食行为特性,采用生物能对养殖鱼类进行饵料喂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池塘水产养殖中,饵料的投喂基本上采用饲料投喂机。池塘养殖中的投饵机尽管有不同类型、型号和方式,但基本上都采用电源(包括含有蓄电池的太阳能系统)作能源,通过电脑自动控制、开关电动控制和定时器等方法进行生产应用。在池塘密集的养殖场,多台投饵机同时运行,会发出震耳的声音,影响人居环境和养殖环境。
在人为的自动控制、电动控制或时间控制投喂饵料中,也经常会出现一次投料不是投得过多就是投得过少,很难投到根据鱼的需求进行精确投喂。鱼类在群聚性摄食时,容易产生优势群,在一次投饵的时间里有些鱼强势多食,饵料投得少,弱势鱼就少食或吃不到饵料,使得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大小出现参差不齐;投多了就吃不下,浪费饵料。
鱼类的摄食行为,是从获得环境中食物信号开始,止于将其吞食或摒弃。通常将鱼类摄食过程分成三个阶段:获得食物存在的信号、寻找和发现信号源以及鉴别食物的适口性。鱼类饱食后处于静止状态,感觉不到食物信号。随着饥饿或食物消化,鱼由静止状态转入启动状态,出现对食物信号的敏感性和摄食行为。存在的任何模式食物信号,在鱼类嗅觉、视觉、听觉、震觉(侧线)等感官作用下,使鱼从远距离游向信号源,而后近距离寻找并发现食物。鱼类对食物适口性作最终判断,以触觉和口腔味觉为基础,决定是咬住吞食,还是摒弃食物。
根据以上鱼类摄食的生理特性,采取一种基于鱼类摄食行为的池塘生态能投饵装置,对池塘养殖鱼类进行饵料喂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鱼类摄食行为的池塘生态能投饵装置。
这种生态能投饵装置的结构包括:
多个水面浮体固定连接支架,支架上的中央部位配置出口向下的饵料箱;饵料箱(3)可通过螺栓(901)和螺母(902)固定在支架(2)上;
在饵料箱的出料口处,或者在支架板的下部固定连接框架,框架的下横杆中央向下突起凹环,在框架的凹环上挂置一垂直的挂杆;框架的形状为矩形或者环形;
所述挂杆的上端为螺纹段,并套置锁紧螺母,挂杆的中部横向设置挂勾,挂勾挂在框架的凹环上,挂杆的下部固定若干十字型线架,十字型线架的线绳上设置多个诱饵;
在挂杆上端的螺纹段上旋转配置圆形的下料盘,所述下料盘外缘与饵料箱的出料口下缘垂直保持20-30mm距离,所述下料盘较之饵料箱出料口内径大70-100mm。下料盘与饵料箱出口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螺纹调节。
优选的,饵料箱的结构从上至下包括依次连接的箱体、漏斗状的饵料送料槽和下料口,饵料送料槽的四壁为二对与水平的夹角分别为38-42度和44-50度,优选为为40度和45度。即,饵料送料槽的纵截面为不对称的梯形,梯形两侧边与水平的夹角分别为38-42度和45-52度,优选为为40度和50度。
下料口为圆形通孔,直径为80-120mm。
优选的,饵料箱出口的下缘与下料盘外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30mm。
优选的,下料盘上部还包括一个球面凸起,球面凸起的高度为15-25mm;球面凸起(801)的外缘与下料口内径边缘的距离为10-15mm。
优选的,所述的线绳的长度为100-300mm;十字型线架的半径为80-200mm。
诱饵用来诱导鱼摄食,当鱼的摄食行为作用时,会摆动饵料箱下的下料盘,使得颗粒饵料顺下料口出料,喂食鱼类。诱饵为形状、颜色、大小与颗粒饵料类似的非金属物体。
池塘中,养殖鱼类饱食后处于静止状态。饱满度高,对池塘中的食物反应冷漠,不会感觉到食物的存在信号。随着饥饿或食物消化,鱼由静止状态转入启动状态。同时,鱼类出现对食物信号的敏感性和摄食行为。
由于鱼类在池塘养殖的水域中最爱吃与人工饵料颜色、大小和形状雷同的饵料生物。当鱼类觅食过程中,游到生态能投饵装置附近时,鱼类依靠视觉发现下料盘下的尼龙线上的诱饵,即进入捕捉食物过程。由于诱饵固定在尼龙绳上,鱼类是不能吞食的。捕食诱饵过程中,在鱼类对诱饵、尼龙绳作用力下,引起下料盘失去平衡,出现摇摆。
颗粒饵料有散落性,是流动性的一个特性,常用休止角(饵料的自然堆积角和水平面的夹角)来表示。当下料盘晃动时颗粒饵料的休止角发生变化,饲料即通过下料口和下料盘之间产生流动性散落。这时,饲料散落到水中,喂食鱼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44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