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3939.2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张启瑜;朱椰凡;周蒙滔;吴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洋;张启瑜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3/06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灌注 生物反应器 系统 | ||
1.一种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包括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中设有三维支架,生物反应器连接有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器包括供普通营养培养液填充的第一容腔,以及供诱导培养因子填充的第二容腔,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之间设有可供分子量小于诱导培养因子中诱导细胞因子的成分通过的透析膜组件,所述三维支架位于所述第二容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支架中设有微孔或微管道,所述微孔或微管道汇合形成两条进出管道分别为动脉进液管和静脉出液管,所述动脉进液管和静脉出液管分别与所述灌注装置连接形成三维支架的内部液体循环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液体循环机构包括分别与所述动脉进液管以及与所述静脉出液管连接的针头组件,所述针头组件相对与所述动脉进液管或静脉出液管连接的另一端与所述灌注装置连接,所述针头组件包括至少两根针头,分别为第一针头和第二针头,第一针头的尾部通过硅胶头与所述第二针头的头部首尾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侧壁开有供所述针头组件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容腔侧壁设有朝外凸出的承托腔,所述第一针头的头部穿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容腔中,所述第一针头的尾部通过所述承托腔固设于所述第二容腔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相对的两个侧壁分别设有外循环进口和外循环出口,所述外循环进口和外循环出口分别与所述灌注装置连接形成单向流通的外部液体循环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与所述第一容腔连接的一端的两个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透析膜组件嵌设于卡槽中,所述透析膜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贴设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纤维素半透膜。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中朝向所述透析膜组件的一端嵌设有阻断所述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连通的隔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器还包括去气泡装置,所述其气泡装置包括储液管,储液管的下端与所述灌注装置连接,储液管的上端连接有负压吸引装置,储液管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第二容腔连通的引流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腔的底面积为第一容腔的1/3,所述第二容腔高度为所述第一容腔高度的一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三维灌注生物反应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反应器为透明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洋;张启瑜,未经汪洋;张启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9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隔热密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钎料的覆铝钢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