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3307.6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柏林;刘小峰;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J9/02 | 分类号: | F41J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郭吉安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倒靶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击训练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
背景技术
在日常军事实弹射击训练中,起倒靶能否正常工作严重影响着训练的质量。一般在训练中,起倒靶应实现快速起倒锁止动作,且保证一定的起倒角度,以便及时检测子弹击中信息并开始下一次射击,这就要求传动机构能够迅速准确的控制起倒靶靶标的转动。
现有的很多起倒靶机构都不能很好的实现目标要求,比如目前常见的使用连杆机构作为传动机构的起倒靶就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是稳定性差,一般连杆机构构件较多,传动误差比较大,不容易实现精确的运动轨迹,另外连杆机构设计复杂,运动中容易出现死点,使起倒靶出现卡死现象,影响训练的正常进行;其次是体积庞大,设备笨重,耗电量高,在现有的起倒靶机构中,连杆数量偏多且长度均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机构的体积,另一方面由于连杆机构传动效率低,往往需要较大功率的电机,耗电量大,供电困难,给训练时带来很多不便;最后是易损坏,维修复杂,由于连杆机构在运动中容易产生不平衡的惯性力和惯性力矩,造成振动和冲击,使得构件受损严重,影响训练,同时由于机构复杂,当起倒靶出现故障时,检查和维修都比较麻烦。
因此要想实现起倒靶的推广应用,就要在此基础上寻找到更为合适的传动机构,设计出一种便于携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起倒靶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携带方便、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起倒靶机构,在保证满足起倒靶起倒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使用容易产生振动和冲击的零件,提高传动效率,保证运动精度。
本发明所涉及的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由电动机1、电动机机架2、齿轮Ⅰ3、齿轮Ⅱ4、中间轴5、不完全齿轮Ⅲ6、齿轮Ⅳ7、槽轮Ⅰ8、槽轮Ⅱ9、轴套10、主轴11、扭转弹簧12、弹簧卡圈13、胀套14、靶杆套15、轴承单元16和底座17组成;所述电动机1通过电动机机架2固定在底座17上,电动机输出轴与齿轮Ⅰ3键连接,所述齿轮Ⅰ3和齿轮Ⅱ4啮合传动,所述齿轮Ⅱ4、不完全齿轮Ⅲ6和槽轮Ⅱ9固定在中间轴5上,所述不完全齿轮Ⅲ6和齿轮Ⅳ7啮合传动,所述齿轮Ⅳ7和槽轮Ⅰ8固定在主轴11上,所述扭转弹簧12套装在主轴11两端,一端由弹簧卡圈13固定,所述胀套14安装在弹簧卡圈13和主轴11之间,中间轴5和主轴11均用轴承单元16支撑。
所述的不完全齿轮Ⅲ6、齿轮Ⅳ7、槽轮Ⅰ8和槽轮Ⅱ9构成不完全齿轮—槽轮组合机构,起传动锁止作用。区别于一般的槽轮机构,此槽轮机构没有拨盘,根据靶标的转动角度和不完全齿轮机构啮合传动的位置来设计槽轮中锁止弧的大小和位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提出的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中,设计出更为可靠的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不仅大大缩短了传动链,减小了传动累积误差,提高了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同时不会出现死点,避免起倒靶机构在运动中出现卡死的现象。
2本发明提出的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中,设计出准确安全耐用的锁止机构,在转动机构中,面接触是最为有效的锁止方法,该槽轮机构不仅可以准确的实现对靶标转动位置的锁止,而且安全耐用。
3本发明提出的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中,机械结构对称,整体简易,重量较轻,携带方便。同时传动机构清晰明了,运动平稳,操作简单,日常维护方便,大大减小了使用时的麻烦。对称的结构也使得载荷分布均匀,大大延长了零部件结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不完全齿轮—槽轮组合机构的槽轮机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不完全齿轮—槽轮组合机构的不完全齿轮机构安装示意图;
上述图中:1-电动机、2-电动机机架、3-齿轮Ⅰ、4-齿轮Ⅱ、5-中间轴、6-不完全齿轮Ⅲ、7-齿轮Ⅳ、8-槽轮Ⅰ、9-槽轮Ⅱ、10-轴套、11-主轴、12-扭转弹簧、13-弹簧卡圈、14-胀套、15-靶杆套、16-轴承单元、1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其结构如图1所示,起倒靶的传动锁止机构由电动机1、电动机机架2、齿轮Ⅰ3、齿轮Ⅱ4、中间轴5、不完全齿轮Ⅲ6、齿轮Ⅳ7、槽轮Ⅰ8、槽轮Ⅱ9、轴套10、主轴11、扭转弹簧12、弹簧卡圈13、胀套14、靶杆套15、轴承单元16和底座17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量程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枪支自动击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