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传热装置的燃气轮机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3186.5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横田修;小金泽知己;沼田祥平;吉田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23R3/42 | 分类号: | F23R3/42;F23R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传热 装置 燃气轮机 燃烧 | ||
1.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器,其具备燃烧器内衬、设在该燃烧器内衬的外周的流动筒,由上述燃烧器内衬与上述流动筒形成传热介质流通的环状流道,该燃气轮机燃烧器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流动筒的内侧表面具备产生沿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具有旋转的中心轴的纵涡的多个涡产生单元,
上述多个涡产生单元以产生的涡的旋转方向互相为反向的上述涡产生单元成对的方式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燃烧器内衬的外侧表面,沿上述燃烧器内衬的轴向配置多个破坏在传热介质产生的边界层的乱流促进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乱流促进单元具备以比其他区域窄的间隔配置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还在设置涡产生单元的流动筒上的、相对于该传热介质的气流位于该涡产生单元下游位置处设置接触冷却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在由成对地配置的上述纵涡产生器形成的纵涡的旋转方向和从上述接触冷却孔流入的传热介质的喷流的方向一致的位置配置接触冷却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流动筒的圆周方向配置多个成对地配置的上述涡产生单元而形成列,在上述流动筒的轴向配置多列该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配置多列的上述涡产生单元在上述流动筒的圆周方向的设置相位至少在前后列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流动筒内侧表面的、比上述涡产生单元靠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游侧具备将传热介质的流动强制地改变为内周方向的方向的向内引导叶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在部件的表面对上述向内引导叶轮进行成型加工,在将该部件弯曲加工为圆筒形状后,插入流动筒内周侧而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在部件的表面对上述涡产生单元进行成型加工,在将该部件弯曲加工为圆筒形状后,插入流动筒内周侧而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1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