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熔渣干法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3179.5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4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汪建业;李辉;蒋鼎琮;张建华;李天丽;吴定房;刘福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渝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熔渣干法 处理 余热 利用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熔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熔渣干法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水淬渣是通过向热熔渣喷洒水,使得高温热熔渣急速冷却、收缩、放热,从而形成一种表面粗糙的粒状渣的一种工艺。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类的热熔渣处理技术中,如高炉渣、炼钢钢渣、含铟铅锑冶炼水淬渣等等。
以高炉渣为例,高炉熔渣处理方法主要分为出干渣和水淬渣,由于干渣处理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资源利用率低,现在已很少使用,一般只在事故处理时,设置干渣坑或渣罐出渣。目前,高炉熔渣处理主要采用水淬渣工艺,水渣可以作为水泥原料,或用于制造渣砖、轻质混凝土砌块,使资源得到尽可能的利用。
水淬渣的按其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大类:
A:高炉熔渣直接水淬:脱水方法主要有渣池法或底滤法、因巴法、拉萨法等。其主要工艺过程是高炉熔渣渣流被高压水流水淬,再进行渣水输送和渣水分离。
B:高炉熔渣先经过机械破碎后水淬:主要代表为图拉法和HK法等。其主要工艺流程是高炉熔渣流先被机械破碎,被抛射到空中时进行水淬粒化,然后再进行渣、水分离与输送。
由于热熔渣具有大量的显热,上述干法或水淬处理工艺都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即大量的热量未被回收利用或未被有效利用,同时,水淬处理工艺渣水比大,这样不仅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且,冲渣过程中产生的硫化物气体及水蒸气,会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再者,工艺设备电耗大,水渣还需干燥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熔渣干法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及其方法,用于解决热熔渣的处理不环保、以及热量未被利用的技术问题。
考虑到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熔渣干法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包括:
环形的运转轨道,该环形的运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设置有热料入口、冷料入口和出渣口;
渣罐,用于装热熔渣,并至少为两个,且排列在所述环形的运转轨道上,所述至少为两个渣罐中的一个在通过所述热料入口装上热熔渣之后沿所述环形的运转轨道运行至冷料入口,并由冷料入口向该渣罐添加冷料,添加冷料后的渣罐继续沿所述环形的运转轨道运行至所述出渣口;
出渣机,设置在所述出渣口处,对运行至该位置的渣罐进行排渣,排渣后的渣罐继续沿所述环形的运转轨道运行至所述热料入口处;
经所述出渣口排出的热熔渣通过余热利用系统进行回收利用。或者说,该热熔渣干法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包括环形的运转轨道,该环形的运转轨道上设置有沿轨道运行的渣罐,环形的运转轨道上方设置有对所述渣罐加热料的热料入口、加冷料的冷料入口和出渣口,以及包括出渣机,通过出渣机将渣罐的渣料向出渣口排出。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环形的运转轨道上设置有工位,每一个工位上对应一个渣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热料入口和冷料入口位于相邻工位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余热利用系统包括:
热交换装置,该热交换装置上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以及进风口和出风口;
除尘装置,通过出风管与所述出风口连接;
余热锅炉,与除尘装置连接,经除尘装置后的余热进入该余热锅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热交换装置上部设置有上过度料仓,所述热交换装置下部设置有下过度料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热交换装置至少为两个,且并联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热交换装置的进风口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热交换装置的进风口与下部环形布风管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的出风口与上部环形布风管连接。
本发明还可以是:
一种实现上述热熔渣干法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的方法,包括:
将至少为两个渣罐中的一个在通过所述热料入口装上热熔渣之后沿所述环形的运转轨道运行至冷料入口;
再由冷料入口向该渣罐添加冷料,添加冷料后的渣罐继续沿所述环形的运转轨道运行至所述出渣口;
在出渣口处对运行至该位置的渣罐进行排渣,排渣后的渣罐继续沿所述环形的运转轨道运行至所述热料入口处,该渣罐以进行下一周期的排渣运行;
以上的一个渣罐运行完一个步骤而进入下一个步骤后,位于该一个渣罐的后一个渣罐进入该一个渣罐的上一步骤;
经所述出渣口排出的热熔渣通过余热利用系统进行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3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