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风力重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72608.7 | 申请日: | 2013-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1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洲;魏兵团;王晓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7B7/01 | 分类号: | B07B7/01;B07B11/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乔丽艳 |
| 地址: | 1166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风力 重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分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垃圾风力重选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有机物包括塑料,橡胶,纸壳,蔬菜,食物残渣等,这些有机物有些有气味污染空气,有些难降解对土地造成长期的污染。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有机物都可以作为小型电厂的热源。将垃圾中的有机物用于发电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又有利于环保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这就需要我们将垃圾中的有机物从垃圾中有效的分离出来。垃圾中的有机物大多比重轻,无机物大多比重大,据此可以用重力分选的方法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由于分离出来的有机物用于发电,所以分离的过程中还不能增加有机物的水分。另外垃圾中有机物形态各异,还要求在分离的时候将缠绕或夹在在无机物中的有机物尽可能多的分离出来。这就需要一种即能将有机物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又不增加有机物的水分,还能将缠绕或者夹在在无机物中的有机物尽可能的分离出来的设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能将有机物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又不增加有机物的水分,还能将缠绕或者夹在在无机物中的有机物尽可能的分离出来,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运行平稳可靠、作业率高的一种垃圾风力重选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垃圾风力重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依次设置在机壳下部的空气分配斗、无机物排料斗和有机物排料斗,设置在空气分配斗下部的供气系统,设置在机壳内的分选组件及设置在机壳上部一侧的给料斗,
所述的空气分配斗由倒锥形斗体,设置在倒锥形斗体上部的上盖板,设置在倒锥形斗体底部侧面的排渣口和排渣口橡胶塞所组成,所述的上盖板为冲孔上盖板,其上盖板四边与机壳下口焊接,
所述的分选组件由一个倾斜的冲孔分选板,与此倾斜的冲孔分选板的每个冲孔对应焊接的进气管所组成,所述的进气管的下口均与空气分配斗的上盖板的冲孔焊接,所述的冲孔分选板的两侧与机壳的侧板焊接,在冲孔分选板的末端上方设有一个长条形分隔板,长条形分隔板的两端焊接在机壳的侧板上。
所述的供气系统由电机,与电机连接的鼓风机和一端与鼓风机连接,另一端与空气分配斗下口连接的送风管道所组成,在所述的送风管道上设有电动截止阀。
所述的机壳为一端封闭一端敞开的长方壳体,在机壳内的封闭端设有与冲孔上盖板的冲孔对应焊接的进气管,
所述的无机物排料斗和有机物排料斗为一侧焊接在一起的两个斗,均为上口大下口小的锥形斗体,所述的无机物排料斗位于分选板末端的下方,其上口焊接于机壳的下口,所述的有机物排料斗位于机壳敞口端一侧,其上口焊接于机壳的下口。
所述的给料斗为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锥形斗,其下口与机壳的上盖板进料口焊接。
所述的电机为变频电机。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的装置采用风力分选,不会增加可燃物的水分,对后期燃烧有力。
2)本发明的装置采用风力重选的方法,有机物和无机物由于各自比重的不同,在向上的间歇风力的作用下分层,分选效率高。
3)由于采用本发明的垃圾风力重选装置,使有机物和无机物在冲孔分选板上停留的时间长,有利于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缠绕或者夹在在无机物中的有机物尽可能多的分离出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冲孔分选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垃圾风力重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依次设置在机壳2下部的空气分配斗5、无机物排料斗12和有机物排料斗13,设置在空气分配斗5下部的供气系统,设置在机壳2内的分选组件及设置在机壳2上部一侧的给料斗1,所述的供气系统由电机6,与电机6连接的鼓风机7和一端与鼓风机7连接,另一端与空气分配斗5下口连接的送风管道9所组成,在所述的送风管道9上设有电动截止阀8,
所述的空气分配斗5由倒锥形斗体,设置在空气分配斗5上部的上盖板14,设置在空气分配斗5底部侧面的排渣口10和排渣口橡胶塞11所组成,所述的上盖板14为冲孔上盖板,其上盖板14四边与机壳2下口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2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速电动漂移车
- 下一篇:用于嵌入式设备的自动化测试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