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处理高磷高钙废水中的阻垢分散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72463.0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邓爱云;刘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星清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5/14 | 分类号: | C02F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耿小强 |
地址: | 73006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活性污泥 处理 高磷高钙 废水 中的 分散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处理高磷高钙废水中的阻垢分散剂。
背景技术
高磷高钙废水是明胶生产过程中经浸酸工序和浸灰工序段排水混合后回收磷酸氢钙而外排的废水,主要含Cl-、Ca2+、PO43-等离子和核酸、氨基酸、蛋白质及其它N、P等有机质,COD高达3000mg·L-1以上,Cl-浓度高达3%以上,具有弱酸、高Ca2+、高Cl-、高蛋白质的特性,治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这些废水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甚至有时使水质发黑变臭,使环境受到污染,对人类的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带来相当严重的危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
目前对于高磷高钙废水的处理有多种方法,如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等。但生物处理相对于物理、化学等处理方法,具有经济高效的优点,而且废水处理过程可以达到无害化。但是由于明胶废水水质的特殊性,给生物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污染物中碳、氢、氧等元素被生物氧化成CO2气体和水,从而将有机污染物从废水中去除,高磷高钙废水中,不但会产生磷酸钙沉淀,而且它的高钙高有机污染特点,使有机污染物中碳元素生物氧化生成的CO2不能释放到大气中,而是被废水中的钙离子捕获,生成CaCO3沉淀沉积于底泥,随着生物处理系统运行时间的增长,碳酸钙和磷酸钙不断被积累,污泥中沉淀物含量不断上升,微生物含量不断减少,污泥活性不断降低。对生物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用活性污泥法处理高磷高钙高浓度有机物废水时大量沉积物积累到活性污泥中从而使其活性不断减弱、产泥速率增大,COD去除率降低。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阻垢分散剂,可以用于活性污泥处理高磷高钙废水的工艺中,抑制部分钙盐在活性污泥表面的沉积,使得钙盐对活性污泥体积指数的压缩性得到缓解,活性污泥絮凝体积有所释放,从而使其保持了较好的生物活性;减少污泥中无机灰分的含量,从而减少了钙泥的产出量;提高COD去除率,整体处理效果明显提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处理高磷高钙废水中的阻垢分散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配制而成:
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 15~22份
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 10~15份
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聚羧酸 15~20份
本发明通过以上三种原料不同比例的混合,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对无机成垢离子及无机垢具有高效的螯合增溶、晶格畸变和静电分散作用。本发明的使用量一般为每升废水用量0.4mg/L。
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阻垢分散剂,各组分按照一定重量比例混合配制成均匀溶液。即可制得阻垢分散剂。
本发明用于活性污泥处理高磷高钙废水中,可有效的抑制碳酸钙和磷酸钙在活性污泥表面上的沉积,对无机盐结晶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形成的无机垢不易沉积而是分散在水中,从而使活性污泥保持了较好的生物活性,降低高钙对活性污泥处理的影响,提高了废水处理效果。
本发明是一种全有机低磷复合水处理药剂,稳定性好,不易分解,药效持续时间长。
附图说明
图1MLSS对比图。
图2SVI对比图。
图3COD去除率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15重量份、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15重量份、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聚羧酸15重量份,经混合搅拌制成。
实施例2
取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19重量份、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12重量份、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聚羧酸20重量份,经混合搅拌制成。
实施例3
取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22重量份、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10重量份、多氨基多醚基甲叉膦酸聚羧酸15重量份,经混合搅拌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星清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星清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2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