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用栓、蓄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72229.8 | 申请日: | 2013-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5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阳子;榎本朋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 ||
提供一种蓄电池用栓和蓄电池,其抑制在电池壳体内产生的气体中所含的电解液酸雾等不需要成分的排气。该蓄电池用栓具备可装配于电池壳体(10),且排出在所述电池壳体(10)产生的气体(G)的栓主体(40);分隔所述栓主体(40)内、从而形成与所述电池壳体(10)内连通的内侧空间(95A)以及迷路状的气体通路(130)的圆筒体(95);以及收容于所述内筒部(95)的内侧空间(95A)的过滤器(100)。所述圆筒体(95)具有使所述内侧空间(95A)与所述气体通路(130)连通的通过孔(96),所述栓主体(40)在不同于所述通过孔(96)的位置上具有使外部和所述气体通路(130)连通的排气孔(4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蓄电池上设置的栓。
背景技术
蓄电池的栓在将在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气通路上设置过滤器,除去气体中所含的电解液酸雾。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液口栓中,是一种在盖的内表面设置过滤器、在液口栓的盖上形成排气孔的构造。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实开昭52-22530号公报
在上述构造中,气体中如果含有不能被过滤器过滤的电解液酸雾,则不能被过滤器过滤的电解液酸雾与气体一起从排气孔排出到外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在电池壳体内产生的气体中所含的电解液酸雾等不需要成分的排气。
本说明书公开的蓄电池用液口栓,其具备可装配于电池壳体,且排出在所述电池壳体内产生的气体的栓主体;将所述栓主体内部分隔、从而形成与所述电池壳体内连通的连通空间以及迷路状的气体通路的分隔部件;以及收容于所述连通空间的过滤器,
所述分隔部件具有使所述连通空间与所述气体通路连通的通过孔,
所述栓主体在不同于所述通过孔的位置上具有使外部和所述气体通路连通的排气孔。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迷路状的气体通路”,是指路径弯曲的形状的气体通路,以使在气体通路内移动的气体触碰壁面而被过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在电池壳体内产生的气体中所含的电解液酸雾等不需要成分的排气。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铅蓄电池的立体图。
图2是液口栓的立体图(表示封闭了盖体的状态)。
图3是液口栓的立体图(表示打开了盖体的状态)。
图4是液口栓的立体图(表示从图3的液口栓卸下过滤器以及过滤器罩的状态)。
图5是图1的A-A线剖面图(表示封盖了盖体的状态)。
图6是过滤器的立体图。
图7是密封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过滤器罩的立体图。
图9是放大了图5的一部分的放大图(表示气体的排气路径)。
图10是图5的C-C线剖面图(表示气体通路的构造)。
图11是图1的A-A线剖面图(表示打开了盖体的状态)。
图12是放大了图11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概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未经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22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