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及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572203.3 | 申请日: | 2013-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冯嘉春;叶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C08L79/04;C08K3/04;C01B31/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吡咯 杂化气 凝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气凝胶是由氧化石墨烯(GO)和聚吡咯纳米管(PNT)为原料复合而得,制备方法主要涉及GO/PNT混合溶液的制备、冷冻干燥及GO/PNT气凝胶高温热处理等关键步骤。本发明制备的气凝胶具有多孔性、高导电性等特点,可以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同时,高温煅烧的气凝胶显示了超强的疏水性,有利于其在油水分离等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好,原材料便宜易得,便于实现大规模制备。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sp2杂化共轭碳原子的二维、单层薄片,由于其优异的电学、热学和机械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将纳米级的石墨烯从科学概念转化为现实技术及材料,特别是将石墨烯组装成宏观材料并发挥其特有的高性能,仍然具有挑战。石墨烯气凝胶是最具潜力的三维石墨烯材料之一,它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和高导电性,因而在能量存储、化学催化、油水分离等领域广泛应用。为了满足人们对先进材料多功能性的日益增长的要求,通常将石墨烯与另一类纳米材料(包括有机高分子、无机纳米粒子、碳纳米管等)复合制备出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的新型石墨烯基杂化气凝胶。目前,用于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基杂化气凝胶的最常用的技术是水热法。但是,水热法的主要缺点是实验操作复杂及产量较小,因而不适合用于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
冷冻干燥法是另一种吸引人的制备气凝胶的方法,它具有产量大、操作方便的优点。但是,冷冻干燥法却不能用来直接制备石墨烯气凝胶,这是因为石墨烯自身不溶于水、缺少足够的相互作用来推动自组装过程。GO作为石墨烯的重要前体,其表面和边缘含有大量氧化基团,有利于其分散和加工。以GO为初始原料,人们利用冷冻干燥法和热处理技术成功制备了石墨烯气凝胶。但到目前为止,这个技术却鲜有用于石墨烯基杂化气凝胶的制备,主要问题在于,常用的纳米材料包括Fe3O4纳米粒子、碳纳米管、聚吡咯纳米粒子/线等都有强烈的团聚倾向,不易分散于水中。例如,虽然很多科学家报道了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但却几乎全部使用水热法。因此,实现冷冻干燥法制备石墨烯基杂化气凝胶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一种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的简单而高产量的制备方法。以GO和PNT分别代替石墨烯和聚吡咯纳米粒子/线为初始原料,依次通过超声分散、冷冻干燥、高温热处理等主要步骤获得三维结构的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
本发明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可大量制备,所得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结构新颖,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显示出较高的比电容和较好的循环寿命,用于有机溶剂吸附剂时也显示出较高的吸附能力和二次使用特性。
本发明的实施方法,首先将合成所得的GO和PNT按照一定质量比(2:1~1:2)分散于水溶液中,经过搅拌和超声分散,获得混合均匀的悬浮液(固液比为1:20~1:200);然后液氮中淬冷上述混合物约30 min,并冷冻干燥得到GO/PNT杂化气凝胶;最后通过高温热处理即可获得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
本发明所述GO可通过任意方法制备,通常从石墨出发,利用Brodie法、Staudenmaier法、Hummers法及在这些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各种方法制备。
本发明所述PNT可通过甲基橙-氯化铁自降解模板法合成制备而得,具有一维、空心、管状结构。
本发明热处理温度可以选择200~800℃之间任何温度,确保GO还原成石墨烯。热重分析显示,PNT在300 ℃以下是稳定的,因此热处理温度在200-300 ℃时,材料均为石墨烯/聚吡咯气凝胶;300-800 ℃时,聚吡咯发生碳化,实际上得到的是石墨烯/碳化聚吡咯气凝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石墨烯/聚吡咯杂化气凝胶的制备方法。然而,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提供作为说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将50 mg GO分散于10 mL水中,超声1 h;取50 mg PNT分散于10 mL水中,超声1 h;将以上两份溶液混合后,继续超声1 h获得分散均匀的悬浮液。液氮淬冷后将所得固态混合物经过冷冻干燥,得到多孔GO/PNT气凝胶,记作GPA。将GPA至于管式马弗炉中,在氩气保护下200 ℃煅烧1h,所得最终产物经SEM、TGA、XRD和FTIR表征为石墨烯/聚吡咯气凝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2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值守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
- 下一篇:食品用热模拟探测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