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塑胶容器颜料配方及其加工塑胶容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71701.6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3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杜炽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炽燊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B29C4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塑胶 容器 颜料 配方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胶容器,具体涉及塑胶容器的加工配方和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塑胶容器(塑料容器)的使用非常广泛,其最重要的性能要素是颜色和韧性;现有塑胶容器一般是通过高密度聚乙烯以及颜料的混合来制作,其制作得到塑胶容器颜色不鲜艳,容易老化,韧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塑胶容器颜料配方及其加工塑胶容器的方法,利用该颜料配方以及对应该颜料配方的加工制得的塑胶容器,颜色鲜艳,韧性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塑胶容器颜料配方,其包含以下组份:
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以及颜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上述组份中还包含矿物油。
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的颜料配方加工塑胶容器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混合;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加入低密度聚乙烯和颜料进行混合;
(2)熔融;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加入塑料机,同时加热至150℃~180℃进行熔化;
(3)挤压成型;将步骤(2)中熔化后的混合物放入螺杆挤压机,该螺杆挤压机通过减速机驱动,螺杆挤压机挤压成塑料管;
(4)将步骤(3)中制得的塑料管通过模头模具生产出不同直径的塑料管;
(5)将步骤(4)中不同直径的塑料管通过塑料机、模架上的模具,导到塑料管上,合模,加入空气生产出各种形状的塑胶瓶或者塑胶容器。
作为本发明加工方法的一种优选,上述加工塑胶容器的方法的步骤(1)的高密度聚乙烯中还混合有矿物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新型塑胶容器的颜料配方以及用该颜料配方加工塑胶得到的塑胶容器具有颜色鲜艳,减少颜料,环保,增加韧性,光亮度高的优点;其中:
(1)颜色鲜艳是因为:高密度聚乙烯颜料是白色,而低密度聚乙烯颜料比较透明化,而且颜色的鲜艳度可以因低密度聚乙烯的量而调整颜色鲜艳度。
(2)减少颜料是因为:加入了低密度聚乙烯混合,使它产生的化学反应,从而比单纯用高密度聚乙烯是节省很多的颜料,这也是实验证明的结果。
(3)环保是因为:加入低密度聚乙烯,使颜料减少,从而在颜料上的减少也就起到环保的作用。
(4)增加韧性是因为:如果只单纯用“高密度聚乙烯+颜料+矿物油”比较偏硬化,而低密度聚乙烯有这一作用,加入之后,可以增加产品的韧性,而且韧性可以根据低密度聚乙烯的量进行调配。
(5)光亮度高是因为:加入了低密度聚乙比单纯用高密度聚乙烯的粘合度更好,从而产生的光亮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人经过长期研发,选用了“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颜料+矿物油“进行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低密度聚乙烯有很高的亮度,而且透明度高,拉力强;比原来仅用“高密度聚乙烯+颜料+矿物油”还要省颜料,效果更明显,产生的效果是颜色鲜艳,减少颜料,环保,增加韧性,光亮度高。
因此,本发明要保护一种新型塑胶容器颜料配方,其包含以下组份:
高密度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以及颜料。
优选的,上述组份中还包含矿物油。
本发明要保护上述的颜料配方加工塑胶容器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混合;在高密度聚乙烯中加入低密度聚乙烯和颜料进行混合;
(2)熔融;将步骤(1)中的混合物加入塑料机,同时加热至150℃~180℃进行熔化;
(3)挤压成型;将步骤(2)中熔化后的混合物放入螺杆挤压机,该螺杆挤压机通过减速机驱动,螺杆挤压机挤压成塑料管;
(4)将步骤(3)中制得的塑料管通过模头模具生产出不同直径的塑料管;
(5)将步骤(4)中不同直径的塑料管通过塑料机、模架上的模具,导到塑料管上,合模,加入空气生产出各种形状的塑胶瓶或者塑胶容器。
优选的,上述步骤(1)的高密度聚乙烯中还混合有矿物油。
上面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炽燊,未经杜炽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17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