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571193.1 | 申请日: | 2013-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边楠;石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C25/08 | 分类号: | B21C25/08;B21C23/18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截面 成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冲头(1)和第一挤扭模(2),第一挤扭模(2)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大截面矩形通道(2-1)、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和第一小截面矩形通道(2-3),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的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的截面为矩形,第一冲头(1)同轴设置在第一挤扭模(2)的上方。
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实现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设定成形参数: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的第一螺旋角(β1)为10°~60°,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的长度为0.5d~3d,其中d为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入口处矩形截面外接圆的直径,该外接圆的直径d为30mm~100mm,第一大截面矩形通道(2-1)与第一小截面矩形通道(2-3)的挤压比为4~100;
步骤二、第一冲头(1)下行施载,坯料(3)在第一冲头(1)的作用下进入第一大截面矩形通道(2-1)内;
步骤三、第一冲头(1)继续向下,坯料(3)进入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内,坯料(3)在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内产生挤扭变形,其挤扭角为90°~180°;
步骤四、随着挤扭过程的进行,坯料(3)进入第一小截面矩形通道(2-3)中,并从第一小截面矩形通道(2-3)被挤出,即完成一个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零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设定第一棱锥螺旋通道(2-2)的第一螺旋角(β1)为30°,第一大截面矩形通道(2-1)与第一小截面矩形通道(2-3)的挤压比为25。
4.一种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二冲头(11)和第二挤扭模(12),第二挤扭模(12)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二大截面矩形通道(12-1)、第二大截面矩形螺旋通道(12-2)、第二棱锥通道(12-3)和第二小截面矩形通道(12-4),第二棱锥通道(12-3)的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第二棱锥通道(12-3)的截面为矩形,第二冲头(11)同轴设置在第二挤扭模(12)的上方。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装置实现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设定成形参数:第二大截面矩形螺旋通道(12-2)的第二螺旋角(β2)为10°~60°,第二大截面矩形螺旋通道(12-2)的长度为0.5d~3d,其中d为第二大截面矩形螺旋通道(12-2)入口处矩形截面外接圆的直径,该外接圆的直径d为30mm~100mm,所述第二大截面矩形通道(12-1)与第二小截面矩形通道(12-4)的挤压比为4~100;
步骤二、第二冲头(11)下行施载,坯料(3)在第二冲头(11)的作用下进入第二大截面矩形通道(12-1)内;
步骤三、第二冲头(11)继续向下,坯料(3)进入第二大截面矩形螺旋通道(12-2)内,坯料(3)在第二大截面矩形螺旋通道(12-2)内产生挤扭变形,其挤扭角为90°~180°;
步骤四、随着挤扭过程的进行,坯料(3)进入第二棱锥通道(12-3)内,并在第二棱锥通道(12-3)产生挤压变形;
步骤五、随着挤压过程的进行,坯料(3)进入第二小截面矩形通道(12-4)中,并从第二小截面矩形通道(12-4)被挤出,即完成一个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零件(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设定第二大截面矩形螺旋通道(12-2)的第二螺旋角(β2)为30°,所述第二大截面矩形通道(12-1)与第二小截面矩形通道(12-4)的挤压比为25。
7.一种金属材料变截面挤扭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三冲头(21)和第三挤扭模(22),第三挤扭模(22)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三大截面矩形通道(22-1)、第三棱锥通道(22-2)、第三小截面螺旋通道(22-3)和第三小截面矩形通道(22-4),第三棱锥通道(22-2)的截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第三棱锥通道(22-2)的截面为矩形,第三冲头(21)同轴设置在第三挤扭模(22)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119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光催化性旋涡悬浮颗粒的气体净化
- 下一篇:中心稳定的跑步锻炼系统和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