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莓组培苗的生根、炼苗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570911.3 申请日: 2013-11-13
公开(公告)号: CN103548657A 公开(公告)日: 2014-02-05
发明(设计)人: 顾玉成;向发云;曾祥国;韩永超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64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树 莓组培苗 生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植物种苗快速繁殖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树莓组培苗简易、高效生根和炼苗的方法,适合于悬钩子属植物的快速育苗。

技术背景

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原产北美,是第3代新兴小果类果树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树莓适应性强、见效快,一般种植当年即可可成园,第3年进入盛果期,经济效益显著;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SOD、花青素、鞣化酸等,具有特殊的保健和加工潜力,适于鲜食或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糖水罐头等。近年来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加,加快了树莓产业的发展,常规的繁殖方式已难以满足规模化种植对苗木的需求。为此,采用组织培养方法,选择优良品种规模化生产优质种苗,推动和提升树莓产业发展的进程。

无性繁殖是树莓主要的育苗方法,目前生产上多采用根蘖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大量的植物材料,影响树体的正常生长和结果,在苗木需求量大和新品种开发初期,这两种方法都不能满足育苗对植物材料的需求。组织培养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它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离体培养植物小块组织,进行植物无性系快繁的工厂化育苗技术,它是迄今为止运用于农业生产的最成熟、可靠的一项生物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高档、优良植物如:果树、花卉、林木和名贵中药材等附加值高的植物种苗的快速繁育。

现在树莓已形成了组培工厂化育苗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无菌系的建立、继代增殖、生根、炼苗移栽、营养钵壮苗等五个环节。其中,外植体接种、增殖、生根这三个步骤是在密闭的培养容器(如培养瓶)中进行的无菌培养阶段;生根后就将苗子从瓶子中取出,种植在各种基质中进行炼苗,大约一个月后,经过炼苗成活下来的苗子就可移栽到大田或营养钵里进行种植,而后两个步骤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炼苗是最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是组培苗从无菌环境向有菌环境的过渡,只有经过炼苗阶段成活下来的苗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组培苗。因此生根率的多少、炼苗成活率的高低极大的影响组培苗的质量和生产成本,是组培工厂化育苗成败与否的关键。目前,用现有技术生产的树莓组培苗生根率只有80-95%,炼苗成活率仅50-8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树莓组培苗简易、高效的生根和炼苗的方法,此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方便,生根和炼苗两个环节合二为一,生根速度快、根系健壮、炼苗成活率高、操作管理简易。采用此种方法能快速培育出大量具有健壮、发达根系的树莓种苗,满足了规模化种植的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树莓组培苗的生根、炼苗的方法,其步骤是:

a、炼苗床准备:苗床以河沙为基质,在露地或大棚内做成宽60~80㎝、高20~30㎝的苗床,苗床四周用砖固定,以便管理;苗床上安装简易的喷雾设施。在小拱棚上安喷雾管,每隔1米安一个喷头。

b、将增殖培养了30-40天的丛生苗从瓶中取出,洗净培养基,按3㎝×5㎝的株行距插入苗床中。

C、炼苗管理:移栽后的前7天要保持湿度85%-90%,或采用全光照喷雾,或用小拱棚覆膜保湿85%-90%,5~7天就可生根;7天后不要覆膜,按照《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常规管理,基质表面发白喷水即可。

d、经过15~20天完成生根炼苗阶段,可将丛生苗从苗床起出分切成有根的单株苗,移栽到大田苗圃或营养钵内壮苗。

在上述b、c、d步骤中,温度控制在15-30℃时都可进行,夏季温度控制在30-40℃时在苗床上盖遮阳网降温。

所述的增殖培养(富集培养):指从微生物混合群开始对特定种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而引向纯培养的一种培养方法。在适于目标微生物而不适于其他微生物生长的条件下继续培养,则目标微生物将成为优势种而得到纯培养。这种方法是在前一世纪九十年代由维诺格拉德斯基(S.Winogra-dsky)和贝耶林克(M.W.Beijerinck)所创造的,他们应用此法对硝化细菌、硫酸还原细菌的分离获得了成功。

本发明与其它组培方法相比:

本发明方法易行,操作方便,繁殖、生根速度快,根系健壮、成活率高,不需要进行生根培养,用继代培养的丛生苗不经过在培养瓶中生根这一步,直接出瓶进行炼苗,在炼苗的过程中,同时完成了生根阶段,把传统的组织培养的生根、炼苗二个步骤合二为一,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组培苗的成活率、降低了组培苗的生产成本。

而且,此方法不需严格控制育苗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只要环境温度在15℃以上都可进行,夏季温度在35℃以上时可在苗床上盖遮阳网降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70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