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及操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9081.2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10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杨菁;管崇武;宋红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C09D1/00;C09D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虾 循环 养殖 系统 操作方法 | ||
1.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养殖池、循环管路、综合池、排污管、控制阀等组成;
养殖池内壁涂覆纳米功能涂料;沿池壁均匀设置若干个通过抱箍定位的曝气净水组合装置,其出水口与养殖池壁呈切向布置;养殖池底部中心设有排污口;
曝气组合装置由直角弯管、导流立管、悬浮填料、曝气组件组成;导流立管上端与直角弯管承插连通,导流立管内置悬浮填料;
导流立管还内置曝气组件,曝气组件位于所述悬浮填料中;曝气组件由气石、软性气管组成;气石通过端部气口与软性气管连通;软性气管置于直角弯管出水口外;导流立管内的滤材之间通过中心绳连接;
综合池分为三部分,依次为气浮室、分离沉淀室、生物过滤室;气浮室一侧壁设有进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与分离沉淀室底部不连通;分离沉淀室一侧上沿设排渣口,底部设有排污口,与生物过滤室底部连通,气浮室内置气浮机;生物过滤室内置有循环水泵及悬浮填料;
气浮接触时间:1-3min,分离沉淀时间:15-30min;
养殖池底部排污口通过循环管路与综合池气浮室进水口连通;水泵其出水口通过循环管路与养殖池相连;各排污口与排污管连通,排污管一端设有控制阀;排渣口与排污管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功能涂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锐钛型,浓度3-6ppm,粒径1-100nm;纳米银浓度3-6ppm,粒径1-200nm。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功能涂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纳米二氧化钛为锐钛型,浓度5ppm,粒径1-100nm;纳米银浓度6ppm,粒径1-200nm。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功能涂料为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银涂料,纳米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浓度3ppm,粒径1-80nm;纳米银浓度5ppm,粒径1-150n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机功率0.55-1.5kw;循环水泵功率0.75-3.0kw;
导流立管内悬浮填料充填率为65%;生物过滤室内悬浮填料充填率25~30%;所述悬浮填料为聚乙烯悬浮生物滤料;
所述导流立管通径为75cm。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其操作方法是,养殖早期启动曝气组件,水流在气举推动下形成微流内循环,保持良好水质;进入养殖中、后期,有机负荷加大,则在此基础上,启动循环水泵,水流由内至外完成外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90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剑水蚤的筛选纯化与规模化培育方法
- 下一篇:红百合的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