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轿底称重结构及包含该轿底称重结构的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7705.7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2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云;肖永恒;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曾旻辉 |
地址: | 5114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称重 结构 包含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涉及轿底称重结构及包含该轿底称重结构的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在启动时,会突然松闸,主机的曳引轮反转力突然增加,如果不能对这个过程进行良好的控制,就会造成电梯启动不稳定,使电梯轿厢产生震动,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为此,电梯控制系统需要计算出所需曳引力的大小,并最终实现电梯轿厢平稳启动。
电梯控制系统在计算出所需曳引力的大小之前,需要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曳引力计算是否准确,最终决定了电梯轿厢的乘坐舒适性,一般通过检测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的感应片离安装在轿底架上传感器的距离来计算电梯轿厢的载重,从而计算出所需曳引力的大小,由于电梯轿厢载重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会导致检测到的数据失真,最终使得计算出的曳引力大小失真,降低了电梯乘坐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称重更准确的轿底称重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乘坐更舒适的电梯。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轿底称重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感应件,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杆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块固定于第一连接杆上,感应件安装于第二连接杆上。轿底称重结构安装于电梯轿厢上轿底或称重橡胶上,电梯轿厢最底端为轿底架,轿底架上安装有传感器,通过检测传感器与感应件之间的间距变化就能获得电梯轿厢的载重,第一连接块固定于电梯轿厢上轿底或称重橡胶上,当电梯轿厢在受到载荷的作用下上轿底发生变形时,第一连接块也会跟着发生偏转,由于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之间可转动连接,当第一连接块偏转后,第一连接杆会相对第一连接块发生偏转而不会发生弯曲,第二连接块固定于第一连接杆上,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杆之间可转动连接,当第一连接杆在自身可转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时,第二连接块会跟着产生同样大小的偏转,由于第二连接杆与第二连接块之间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会相对第二连接块发生偏转而不会发生弯曲,这样,上轿底的变形极少地传递到称重结构感应件上,称重结构能更真实地反应称重橡胶的压缩量。通过这种方式,将电梯轿厢底部变形对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进而提高了电梯轿厢乘坐的舒适性。尤其是,当电梯轿厢载荷分布不均匀时,现有的电梯测到的数据与真实的数据偏差较大,在实际过程中,会造成电梯轿厢震动较大,乘坐舒适性很差,采用本发明的结构时,当电梯轿厢载荷分布不均匀时,其中某个第一连接块偏转角度稍大,其他几个第一连接块的偏转角度较小,偏转角度较小的几个第一连接块传递到第一连接杆上的分量较小,进而传递到第二连接杆上的分量更小,偏转角度稍大的那个第一连接块传递到第一连接杆时,第一连接杆的偏转量会减小,相当于是对偏转角度进行了第一次矫正,第一连接杆传递到第二连接杆上的偏转量会进一步减小,相当于对偏转角度进行了第二次矫正,从而使测得数据更加真实、有效,通过这种铰链式的轿底称重结构能将电梯轿厢变形影响降低到很小的范围,极大的提高了电梯乘坐的舒适性。
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数量为两根,所述第二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两根第一连接杆的其中一根与两个第二连接块中之一连接,另一根第一连接杆与另一个第二连接块连接,两个第二连接块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杆的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的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杆对称设置。对称设置能使第二连接块受力更加均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所述感应件安装于第二连接杆的中间位置。第二连接杆安装于第一连接杆的中间位置,从而使第一连接杆无论往哪个方向偏转,第一连接杆偏转的角度都不至于太大,偏转角度较均匀,感应件安装于第二连接杆的中间位置,无论第二连接杆往哪个方向偏转,感应件的位移也不会太大,提高了测试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上均分别开有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上均分别开有相配合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均分别设置带孔销,带孔销两端开有销孔,销孔内配合有开口销。通过开口销与带孔销的配合,实现可转动连接,这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杆活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杆活动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件呈L形。呈L形的感应件是为了能更好的让传感器检测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7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抽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旋转行位油缸抽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