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粉细碎输送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67605.4 | 申请日: | 2013-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9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希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1/00 | 分类号: | F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碎 输送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粉燃烧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粉细碎输送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煤炭仍然是主要的燃料能源,其除了应用在大型工业燃炉中之外,在中小型煤粉锅炉中或者众多的煤粉燃烧器中的应用也比较普遍。由于煤粉的颗粒大小直接影响煤的燃烧效率,从而直接影响锅炉或燃烧器的换热效率和产热效率。现有的煤粉细碎装置一般的结构十分复杂且细碎的颗粒较大,同时在煤粉输送中,由于难以控制输送速度和力度,从而很容易导致输送管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输送方便且煤粉细碎效果好的煤粉细碎输送一体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煤粉细碎输送一体机包括前端开设煤块进口、后端开设煤粉出口的箱体,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箱体为圆柱状且横向设置,箱体内转动安装有沿其中轴线方向设置且由电机驱动的转轴,箱体的内腔通过前、后两块中心开设通孔的箱体隔板自前至后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碎煤腔、细碎腔和输送腔,转轴上在碎煤腔内安装有破碎锤、在细碎腔内安装有碎煤叶片、在输送腔内安装有扇风叶片,煤块进口与碎煤腔连通,煤粉出口与输送腔连通。
采用上述结构,煤块首先进入碎煤腔,在碎煤锤的转动敲击下进行初级破碎,之后再进入细碎腔内在碎煤叶片的作用下进一步细碎,最后进入输送腔,在扇风叶片的作用下从煤粉出口流出,整个过程中,煤粉流动的动力由扇风叶片的转动产生,整体结构十分简单,通过一根转轴即完成了煤粉的细碎和输送,通过电机控制转轴的转动速度,从而可控制煤粉的输送速度和细碎效果,使用十分方便。
所述转轴上在碎煤腔内安装的圆盘,所述破碎锤间隔环设在圆盘的周圈且与圆盘铰接。破碎锤采用铰接的安装方式,在受到阻力较大时可产生弯折,避免磨损过大,增加其使用寿命。
所述煤块进口上安装有进煤斗。设置进煤斗,方便了添煤。
所述细碎腔由多块中心开设通孔的室体隔板分隔成多个细碎单元室,转轴上在每个细碎单元室内均安装碎煤叶片。细碎室分隔为多个单元室,细碎效果更好。
所述转轴的其中一端安装有从动皮带轮,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皮带轮,上述两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采用皮带传动的形式,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输送方便和煤粉细碎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发明的煤粉细碎输送一体机包括前端开设煤块进口11、后端开设煤粉出口12的箱体1,为了便于添煤,煤块进口11上安装有进煤斗7。同时,煤粉出口上连接有输送管道,输送管道连接至煤粉燃烧器或锅炉炉膛。箱体1为圆柱状且横向设置,箱体1内转动安装有沿其中轴线方向设置且由电机3驱动的转轴2,其中,转轴2的其中一端安装有从动皮带轮21,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皮带轮31,上述两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8。箱体1的内腔通过前、后两块中心开设通孔的箱体隔板13自前至后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碎煤腔4、细碎腔5和输送腔6,转轴2上在碎煤腔4内安装有破碎锤41、在细碎腔5内安装有碎煤叶片51、在输送腔6内安装有扇风叶片61,煤块进口11与碎煤腔4连通,煤粉出口12与输送腔6连通。
上述结构中,煤块首先进入碎煤腔4,在碎煤锤41的转动敲击下进行初级破碎,之后再进入细碎腔5内在碎煤叶片51的作用下进一步细碎,最后进入输送腔6,在扇风叶片61的作用下从煤粉出口流出,整个过程中,煤粉流动的动力由扇风叶片61的转动产生。通过电机3控制转轴2的转动速度,从而可控制煤粉的输送速度和细碎效果。
参照附图,转轴2上在碎煤腔4内安装有圆盘42,破碎锤41间隔环设在圆盘42的周圈且与圆盘42铰接。采用该种安装方式,在受到阻力较大时,破碎锤42可产生弯折,避免磨损过大,增加其使用寿命。
参照附图,为了增加细碎效果,细碎腔5由多块中心开设通孔的室体隔板52分隔成多个细碎单元室53,转轴2上在每个细碎单元室53内均安装碎煤叶片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高密市万和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7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电源UPS的并机稳压电路
- 下一篇:一种10kV避雷器电源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