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镍电池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该负极片的锌镍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6628.3 | 申请日: | 2013-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8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恩波;李晶;李全民;常照荣;赵桐辉;郭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24 | 分类号: | H01M4/24;H01M4/2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使用 | ||
1.一种锌镍电池负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锌镍电池负极片采用连续双面上浆工艺制得且负极片厚度呈梯度分布,其中反应效率较高的区域电池负极片的厚度为0.31-0.38mm,反应效率较低的区域即电池负极片与电池钢壳接触的部分电池负极片的厚度为0.24-0.28mm,并且两个区域的电池负极片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锌镍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拉浆、烘干、辊压和裁剪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浆工艺采用连续双面上浆,制备的电池负极片厚度呈梯度分布,连续双面上浆采用拉浆模具,所述的拉浆模具主要由两块一端具有对应凸出面的刮刀组成,通过调整拉浆模具两侧两个刮刀刀头的间隙来控制上浆厚度,该拉浆模具的长度由工艺要求的电池负极片尺寸决定,拉浆模具上对应的电池负极片梯度分布的连接处具有圆角设计,用于缓和由电池负极片梯度分布所形成的落差,拉浆处理后的电池负极片经过烘干后,采用液压辊压机进行辊压,辊压时,对应电池负极片厚度较厚的一侧的对辊间隙小于电池负极片厚度较薄的一侧所对应的对辊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锌镍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浆工艺中,铜网基体位于电池负极片的中间位置,该铜网基体为切拉铜网、冲孔铜带或预压后的发泡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锌镍电池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浆模具形成的呈梯度分布的电池负极片中,与电池钢壳接触的电池负极片的长度为该型号圆柱电池钢壳的周长。
5.一种锌镍电池,包括电池壳体,密封在电池壳体中的电极组和电解液,所述电极组包括正极、负极和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锌镍电池负极片卷绕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6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