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模组声孔处非金属柔性网的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66453.6 | 申请日: | 2013-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杜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模组 声孔处 非金属 柔性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器件的装配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扬声器模组声孔处非金属柔性网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扬声器模组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其包括壳体以及收容固定于壳体内的扬声器单体,壳体上对应扬声器单体设置有供声音出射的声孔,扬声器单体发出的声音从声孔传递到扬声器模组外,在其声孔处设置有用于防水防尘及提高声学性能的网状物。通常为了便于装配,上述的网状物使用金属材料制作,其硬度高,装配时便于定位,但是由于受材料及工艺限制,金属网比较厚,而且金属网的网孔孔径一般比较大,通常在0.1mm以上,不能做的更小,导致其防水防尘效果差且易发生锈蚀,对扬声器模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上述的网状物也有使用非金属的柔性网,可以减小厚度以及将网孔做小,通常将其手工粘贴于声学器件的壳体表面,但是由于材料比较柔软,进行粘贴时不宜操作,装配效率低且易出现不合格件,并且柔性网易产生毛边,影响产品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扬声器模组声孔处非金属柔性网的装配方法,一是装配方法中使用了厚度薄且网孔小的非金属柔性网,提高了声学器件的防水防尘及声学性能,二是使非金属柔性网的装配便于操作,提高了装配效率及装配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扬声器模组声孔处非金属柔性网的装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非金属的柔性网料带裁切成设定形状的柔性网单体;
(2)将所述柔性网单体放入前模,所述前模上与所述柔性网单体接触的部位设有吸气孔,所述前模内设有与所述吸气孔连通的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与抽真空装置连接,开启所述抽真空装置对所述吸气孔处抽真空将所述柔性网单体吸附固定;
(3)将前模和后模合膜,对模具型腔内进行注塑,得到与所述柔性网单体的周边结合在一起的扬声器模组壳体,所述柔性网单体即装配于扬声器模组的声孔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模上设有前模入子,所述后模上设有后模入子,所述前模入子和所述后模入子具有相对接的凸出部,所述吸气孔设置于所述前模入子凸出部的端面上,所述柔性网单体的面积均大于所述前模入子凸出部的端面面积、所述后模入子凸出部的端面面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柔性网单体为尼龙网材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柔性网单体的厚度为0.05~0.1mm,所述柔性网单体的网孔孔径为0.03~0.05m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中由于采用的是非金属柔性网,例如可以采用尼龙网材料,因此可以做的更薄,厚度可以在0.05mm左右,能够减小占用空间,不会增大产品体积;且其网孔的孔径可以做的非常小,能够达到0.03~0.05mm,可以提高声学器件的防水防尘性能,且不会发生锈蚀,提高声学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在前模上设置吸气孔,在前模上放入柔性网单体后,首先开启抽真空装置对吸气孔处抽真空将柔性网单体吸附固定,然后将前模和后模合模注塑,得到与柔性网单体的周边结合在一起的扬声器模组壳体,即将柔性网单体装配于扬声器模组的声孔处。上述装配方法,通过模具设计,可以实现柔性网单体的可靠定位,解决了柔性网由于比较软、易变形,不易进行装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通过注塑工艺实现柔性网的装配,结合牢固度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柔性网粘接不牢容易脱落的问题。
进一步的,前模入子和后模入子具有相对接的凸出部,吸气孔设置于前模入子凸出部的端面上,柔性网单体的面积均大于两个凸出部的端面面积,可以使得柔性网单体的边缘在注塑过程中嵌进扬声器模组的外壳内,避免了产生毛边,可以使得产品外观整齐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柔性网单体,2.前模,21.前模入子,211.凸出部,22.吸气通道,3.后模,31.后模入子,311.凸出部,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66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两自由度并联机械手系统
- 下一篇:用于叶片的翻转装置